拔汗那
见“大宛”。
见“大宛”。
1103—1170南宋襄阳谷城(今属湖北)人,寓居台州,字瞻叔,号汉滨。绍兴进士。累迁太府少卿、总领四川财赋。孝宗时,除户部侍郎、川陕宣谕使,擢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。依附汤思退,力主和议,专以割地
东汉末名士许劭与从兄许靖对乡党人物加以褒贬评论,每月更换品题,后成为汝南地方习俗,称月旦评。
元初湖广、江西农民起义军对其首领的称呼。南宋时已有此称。淳熙十一年(1184年)福建有姜大老起义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江西有聂大老等起义。二十年秋广东增城有蔡大老、钟大老、唐大老起义,至元二十四
即“不降”。
?—1642明末山东人。屠户出身。崇祯时起义于梁山,杀官军,毁漕船,拥众数万。崇祯十五年(1642)兵败投降官府,后被押赴北京处死。
春秋鲁地。在今山东泗水县、邹城市间。《春秋》桓公十七年(前695):“公会邾仪父,盟于趡”,即此。
隋室韦五部之一。在南室韦北,绕吐纥山住,当在今额尔古纳河流域、黑龙江上游流域。处于原始社会末期,分九部落,不统一,各部酋长称乞引莫贺咄,其下有莫何弗三人。捕貂、射獐鹿为业,冬凿冰网捕鱼鳖为生。
西汉元封元年(前110)置。为武帝平南越(粤)后所置九郡之一。治儋耳县(今海南儋州市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海南岛西部地区。始元五年(前82)并入珠崖郡。隋大业六年(610)复置。治义伦县(今儋州市西北)。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司舍中大夫属官,正三命。下设函工中士、函工下士以佐其职。隋开皇元年(581)罢。
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之属。司市属吏,掌平定市场物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