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太一

太一

①至极唯一之意。《庄子·天下》谓老子之学“主之以太一”,实为“”之别名。《吕氏春秋·大乐》:“道也者,至精也,不可为形,不可为名,强为之(名),谓之太一。”认为“太一出两仪,两仪出阴阳”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“礼必本于大一。”孔颖达疏:“必本于大一者,谓天地未分,混沌之元气也。极大曰太,未分曰一,其气既极大而未分,故曰大一也。”“大一”即“太一”。认为太一是天地未分时的混沌元气。太一又指太古之时。《荀子·礼论》:“贵本之谓文,亲用之谓礼,两者合而成文,以归大一。”王先谦集解:“大读为太,太一谓太古时也。”②神名。或作大一、泰一。初为道家用语,系宇宙本根的代称。后被作为上帝的别称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张守节正义:“泰一,天帝之别名也。”刘伯庄云:“泰一,天神之最尊贵者。”太一的祀典甚为隆重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载:“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于南郊,用太牢,七日。”③即“终南山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吉林外记

    书名。清萨英额撰。十卷。道光七年(1827)成书。自疆域形胜、山川、城池至伯都讷(今吉林松原市)屯田共二十七门。吉林原无志,此书实属草创,为研究吉林历史地理重要参考书。

  • 阆州

    唐先天元年(712)改隆州置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阆中郡,乾元元年(758)复为阆州。治阆中县(今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苍溪、阆中、南部等市、县地。宋属利州路。淳祐三年(1243)移治大获山(今苍溪县

  • 池河营

    明代南京驻军之一部。驻江北,专掌守城、护陵寝。共计三千人,以勋臣领之,另外设场训练。

  • 允礽

    1674—1725即胤礽。清圣祖次子。母孝诚皇后。康熙十四年(1675)立为皇太子。圣祖出征噶尔丹,受命留京城,处理国事。后为人告发,渐失宠。四十七年,以与内大臣索额图谋早日登极罪,被废黜、圈禁。次年

  • 军监

    官名。西汉置。属大将军,为领兵之职。据《汉书·匈奴传》,宣帝地节二年(前68),“使大将军军监治众等四人将五千骑,分三队,出塞各数百里”。王莽时置十二人,行监察事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:“内置司命军正,外

  • 蒙鞑备录校注

    书名。清曹元忠撰。一卷。元忠字君直,江苏吴县人。光绪二十三年(1897)始,将振绮堂藏宋孟珙《蒙鞑备录》抄本,与《古今说海》本、《宋人百家小说》本相校勘,并援引《黑鞑事略》、《圣武亲征录》、《加比尼史

  • 头山满

    1855—1944日本福冈县人,别号云翁。出身藩士家庭。1876年以暗杀大久保利通嫌疑入狱一年。出狱后参加坂垣退助领导的国会请愿运动。1879年与平冈浩太郎等组成向阳社,两年后又创设玄洋社。1900年

  • 洪芹

    南宋饶州鄱阳(今江西波阳)人,字叔鲁。以曾祖父洪皓恩泽入官,后举进士,自南平司法改钦州教授。历太学博士、将作少监等,进兼翰林权直、秘书少监。开庆元年(1259),升直学士院,继权礼部侍郎、中书舍人。丁

  • 营造司

    官署名。清代内务府所属七司之一。初为惜薪司,顺治十八年(1661)改内工部,康熙十六年(1677)始称营造司。掌宫廷修缮事务。凡宫殿及庭园工程,大者会同工部办理,寻常岁修自行承办,每年定期淘挖紫禁城沟

  • 陈以勤

    1511—1586明四川南充人,字逸甫,号松谷、青居山人。嘉靖进士。隆庆元年(1567)以礼部尚书入阁。四年,见同僚倾轧纷争,乃乞休避归。著有《青居山房稿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