减等处
官署名。清代刑部所属机构。无额定职官,由刑部尚书酌委郎中、员外郎、主事数员在本处办事。凡遇国家庆典,皇帝颁布赦令,则由本处汇总各省及现审案件,核议应否减免,送江苏清吏司查核具准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裁。
官署名。清代刑部所属机构。无额定职官,由刑部尚书酌委郎中、员外郎、主事数员在本处办事。凡遇国家庆典,皇帝颁布赦令,则由本处汇总各省及现审案件,核议应否减免,送江苏清吏司查核具准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裁。
即“户貲”。
?—1056北宋并州祁县(今属山西)人,字季长,初名光明。咸平六年(1003)娶太宗女郑国公主,授右卫将军、驸马都尉。为徐州团练使时,河决,大水,他作堤城南,进怀州防御使,知澶、定等州。后徙保宁军节度
官名。亦称宾部下大夫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秋官府宾部司次官,员一人,省称小宾部。佐兵部中大夫掌南朝陈、北齐、突厥等敌国使臣晋见皇帝礼仪。北周武帝省六府诸司中大夫,遂为宾部司长官,宣帝即
?—前529春秋时楚国国君。公元前540—前529年在位。名围,即位后改名虔,楚共王之子。原任令尹,弑郏敖自立。楚灵王三年(前538),会合诸侯于申(今河南南阳北),拘执徐子,起兵伐吴,攻克朱方(今江
宋代官府对摩尼教的诬称。因人民群众常用摩尼教组织起义,反抗封建统治,以“摩”、“魔”同音,遂被诬称为“魔教”,连同其吃斋的特点,又被诬称为“食菜事魔”(或作“吃菜事魔”)。也有人认为是摩尼教的旁系,其
东晋分濮阳国置。治东燕县(今延津县东北)。辖境约当今河南延津、滑县等县地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和四年(369),桓温“以毛虎生督东燕等四郡诸军事,领东燕太守”,即此。北魏废。
皇帝手诏不经主管部门官吏收转而直接颁行。《后汉书·陈蕃传》:“宦官由此疾蕃弥甚,选举奏议,辄以中诏谴郤,长史已下多至抵罪。”
书名。亦称《唐顺宗实录》。唐韩愈、沈传师、宇文籍撰,李吉甫监修。五卷。编年体。书成于唐元和九年(814)。以前史官韦处厚《先帝实录》尚未周悉,因予重修。愈等于韦书削除常事,增补关于时政诸事凡十之六七,
商办企业。由浙省京官黄绍箕等及本地士绅倡议,于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)七月创设,经商部奏准立案。举汤寿潜为总理,刘锦藻为副总理,筹办全省铁路,主张专招华股,专任华人主持工程。曾与江苏铁路公司一起发起
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静乐县西。《国语·晋语二》:晋惠公未立时,谓公子絷曰:“中大夫里克与我矣,吾命之以汾阳之田百万”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