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燕郡
东晋分濮阳国置。治东燕县(今延津县东北)。辖境约当今河南延津、滑县等县地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和四年(369),桓温“以毛虎生督东燕等四郡诸军事,领东燕太守”,即此。北魏废。
东晋分濮阳国置。治东燕县(今延津县东北)。辖境约当今河南延津、滑县等县地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和四年(369),桓温“以毛虎生督东燕等四郡诸军事,领东燕太守”,即此。北魏废。
西周晚期至战国时期楚墓群。分布于湖北当阳赵家湖南。1975至1978年间发掘的二百九十七座墓,分属于六个墓区,各墓区的墓葬在年代与墓主身份上有所不同。全部墓葬包括甲、乙、丙三类,其中以乙类为多。甲类墓
陕甘回民起义军与清军的最后一战。清同治四年(1865),马文禄在肃州(今酒泉)领导回民发动反清起义。七年,清军久攻肃州不下,遂以“招抚”名义与马文禄“媾和”,肃州交由马文禄管制。十年,沙俄侵占伊犁,清
1290—1343元台州仙居(今属浙江)人,字敬仲,号丹丘生。文宗时,为鉴书博士,品定书画。至顺二年(1331),被劾,退居平江(今苏州)。书画、诗文、鉴别古物,均为时人所赞誉以书法画竹,自成一家。诗
官署名。北宋元丰改制置,掌天下户口版籍、农田、税赋、军国财政等事务。以尚书、侍郎主管,下设郎中、员外郎各一人。南宋分户口、农田、检法三案及二税、房地、课利三科,又辖开拆、知杂司。
书名。清朝统治回部成法汇编。托津等奉敕原修,清赛尚阿等奉敕续修。八卷。始修于嘉庆十六年(1811)至十九年,道光十三年(1833)续修,二十二年重订。一百三十四条,其中原例二十六条,修改六十五条,续纂
官名。隋开皇六年(586)置,为水部司次官,掌本司籍帐,侍郎缺则代理司务。大业三年(607)省。唐武德三年(620)复置,仍为次官,从六品上。高宗、玄宗时随本司先后改称司川员外郎、司水员外郎,旋皆复旧
即“九功舞”。
①即“蒙馆”。②清末学堂等级之一。光绪二十八年(1902)颁行《钦定学堂章程》,分学校为七级,其最低一级为蒙学堂,学制四年。简称蒙学。入学年龄为六七岁,设修身、字课、读经、史学、舆地、算学、体操等课程
元代指出军的军户。元代采用正、贴军户制,以两、三户或三、五户合出军一名,其中丁力强者出军一名,其他各户出钱相助。出军户即为正军户,又称军头,出钱户称贴军户。正军户无丁可出时,由贴军户出军,正军户出钱津
?—1783清浙江仁和(今杭州)人,字次功。以荫入官,累迁至山东按察使、河东河道总督。乾隆三十九年(1774),与山东巡抚徐绩镇压王伦起义,兵败。后防守东昌,引运河水绕城壕以自固。四十四年,以河决仪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