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骑都尉

骑都尉

官名。秦末汉初为统领骑兵之武职,无员,无固定职掌,不统兵时为侍卫武官。宣帝时以一人监羽林骑,又以一人领西域都护,秩比二千石,遂成定制。后又有领三辅胡越骑、监河堤事者。因亲近皇帝,多以侍中兼任。东汉名义上隶光禄勋,秩比二千石。三国沿置,吴或以其统羽林兵,宿卫左右。魏、晋与奉车都尉、驸马都尉并号“三都尉”,皆为亲近侍从武官,多用作皇族、外戚的加官,奉朝请,六品。西晋末司马睿为晋王时,其府行参军、舍人悉委此职。后罢。十六国多置,前秦时王猛以尚书左仆射、辅国将军、司隶校尉加此职,得居禁中宿卫皇帝左右。南朝复置,宋六品。北朝成为冗职,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四品上,二十三年改从六品上,宣武帝正始四年(507)定员六十人; 北齐因之、隶左、右卫府。北周列为散官,改名奉骑都尉。唐至明为勋官,位在上骑都尉下、骁骑尉上。唐比从五品,宋、金从五品,元、明从四品。清朝为爵位等级,列九等世爵之第七等,在轻车都尉下、云骑尉上,正四品,满名“拜他喇布勒哈番”。


官名,汉置,掌领骑兵,位次将军,与校尉同级,无固定人数。《汉书·靳歙传》:“沛公为汉王,赐歙爵建武侯,迁骑都尉。”西汉时属光禄勋,掌监羽林骑,后掌驻屯骑兵,也领兵征伐。汉宣帝时,一人监羽林骑,一人领西域都护。《后汉书·百官二·光禄勋》:“骑都尉,比二千石。本注曰:无员。本监羽林骑。”《后汉书·显宗孝明帝纪》:“骑都尉来苗出平城,北伐匈奴。”“冬十一月,遣奉车都尉窦固、驸马都尉耿秉、骑都尉刘张出敦煌昆仑塞。”其后,三国、魏、晋皆置,为亲近武官,侍从宿卫。南朝宋六品,北魏从四品上。北齐属左、右卫府。唐朝为从五品,见《新唐书·百官一·司勋郎中》。宋沿唐制,位在轻车都尉、上骑都尉下,见《宋史·职官九》。元代骑都尉为从四品,见《元史·百官七》。明代骑都尉的品级与元代同,见《明史·职官一·兵部》。清朝改骑都尉为爵号,正四品,位在轻车都尉下、云骑尉上,见《清史稿·职官四·公侯伯子男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户部三库

    官署名。清朝户部银库、缎匹库、颜料库之合称。顺治十三年(1656)置,设理事官二人管库事。曾分属各部寺收支,兼设巡库科道,康熙三年(1664)仍归户部统辖。雍正元年(1723)设管理三库大臣满,汉各二

  • 典燕舆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属燕王府,员额一人,官阶为职同监军。参见“典舆”。

  • 侍卫亲军司

    官署名。金朝军事机构。统领侍卫亲军。海陵王贞元元年 (1153) 设。正隆五年 (1160)罢,以所掌付大兴府。后侍卫亲军分隶殿前都点检司及宣徽院。

  • 西京左藏库

    官署名。北宋置于西京 (今河南洛阳),职掌与左藏库略同。

  • 典炮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军中给事官。见“军中典官”。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天王府与东、北、翼三王府的属官,分别称为典天炮、典东炮、典北炮、典翼炮。

  • 封驳房

    官署名。又称封驳案。北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 改制,改门下封驳司置,隶门下外省(后改门下后省) ,以给事中为长官,掌录封驳文书及门下省人吏试补之事。南宋隶中书门下后省。

  • 宦途

    做官的经历。唐白居易《短歌行》:“三十登宦途,五十披朝服。”

  • 吏部天官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后期设置,为吏部的主官,全称为殿前吏部天官,设正、又正、副、又副四人。参见“朝内六部”。

  • 显文阁

    南宋阁名。度宗咸淳元年(1265)置,以藏理宗御制。设学士、直学士、待制等贴职。宋阁名。咸淳元年 (公元1265年)置,收藏理宗御制文集。有学士、直学士、待制等职。

  • 督学御史

    参见“督学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