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驱磨案

驱磨案

官署名。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大理寺右治狱置,掌驱磨两推官钱、官物、文书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缙绅

    泛指做官的,或退职的官员。缙绅,原意是红色的带子,用来挿“笏”。“笏”是古代群臣朝见时手中所持的窄长板,称手板、或笏板,用来记事或比画;有玉质的,有象牙的,也有用竹做的。因为只有做官的人才有缙绅,故用

  • 小师氏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师氏中大夫属官,佐师氏中大夫、小师氏下大夫掌本司事务。周武帝建德二年 (573),省六府诸司中大夫,以下大夫为长官,遂为师氏司次官。宣帝即位,六府诸司

  • 土推官

    官名。明清土官名号之一。文职。贵州省设有; 设于府内。正七品。有自己所管辖之地区,受地方长官约束。世袭,其承袭事隶吏部。详“土官”。文职土官名。清制,贵州省一人,置于镇远府。

  • 天豫

    爵位名。为太平天国后期设置的六爵之一,简称为豫。见“六爵”。

  • 考工室

    官署名,汉置,掌作器械,武帝太初元年改称考工。参看“考工”条。

  • 上批

    参见“御笔”。

  • 族正

    基层组织的管理人员。隋代于乡下置族,由四闾(一百家)组成,置族正以管理之。

  • 驾部侍郎

    官名。两晋南北朝尚书驾部郎之资深勤能者可转侍郎。隋文帝定置为兵部驾部司长官,正六品上,开皇三年(583)升从五品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名“驾部郎”。参见“驾部”、“驾部郎”。官名。隋设此官,属兵部

  • 临安府知府

    官名。南宋初年置,为临安府行政长官。孝宗乾道七年(1171)罢,以皇太子领临安府尹事。九年复置。

  • 罍洗

    杂任职名。唐制于太常寺两京郊社署置二人,掌祭祀时酌罍水以洗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