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长信寺

长信寺

官署名。秩正三品。设于元成宗大德五年(1301),领大斡耳朵怯怜口诸事。至大元年(1308)升为长信院。四年,复改为寺。置卿四员,正三品; 少卿二员,从四品; 寺丞二员,从五品。辖怯怜口诸色人匠提举司。


官署名。元大德五年(公元1301年)置。至大元年(公元1308年)改升为院,四年(公元1311年)仍为寺,秩正三品。掌大斡耳朵怯怜口(蒙古语“怯怜口”意为“家中儿郎”,为元皇室、诸王、驸马、贵族私属人户,多为工匠、护卫、猎户、鹰人之类)诸事。主官有寺卿四人,下设少卿、寺丞、经历、知事、令史、译使、知印、通事、奏差,领怯怜口诸色人匠提举司(以材木铁炭皮货诸色,备斡耳朵各枝房帐之需)。大都铁局(掌斡耳朵上下往来造作妆钉房车)、上都铁局(掌同大都铁局)等机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多里吉衙门

    满语官署名。汉译为“内阁”。又作“多尔吉衙门”。

  • 两军中尉

    即左、右神策军护军中尉。

  • 司阶

    官名。唐武则天天授二年 (691) 始于诸卫及北衙六军置,员各二人,正六品上,为四色官之一;东宫六率各一人,从六品上。宋初仅存空名未尝除授,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废。武官名。唐置,见“

  • 符节郎

    官名,汉置,与侍御史共掌平廷尉奏事,罪当轻重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三·少府·御史中丞》:“治书侍御史二人,六百石。”注:“时帝幸宣室,斋居而决事,令侍御史二人治书……与符节郎共平廷尉奏事,罪当轻重。”

  • 太子典直

    官名。唐置,属太子内坊,主仪式。员额四人,正九品下。

  • 尚辇典御

    官名。隋初为尚辇局的主官,炀帝时改为奉御。宋复为尚辇局的主官,位在奉御上。见“尚辇局”。

  • 山东盐使司

    官署名。金朝置,掌管山东食盐产销。世宗大定十三年(1173)四月,益都、滨州两盐司合并为山东盐司,二十一年与沧州及山东各务并为海丰盐使司。二十五年以后,产盐之地共设七司,本司为七司之一。设使(正五品)

  • 盛京刑部侍郎

    官名。清朝盛京刑部长官。额设一人,满缺,秩正二品。总掌部务。

  • 边报

    宋朝官府文书名。沿边州军将边境情况用实封申报尚书省、枢密院,称为边报。

  • 哈思户额尔机阿达飞拜察喇昂邦

    见“哈思呼额尔吉阿达费拜察喇按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