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金部司

金部司

官署名。隋始置,为户部四司之一。司的长官,隋初称为侍郎,以员外郎为佐官。炀帝时改为郎与承务郎各一人。唐沿置,以郎中、员外郎为正副主官。金部郎中一人,从五品上;员外郎一人,从六品上。掌全国库藏出纳、权衡度量之数,两京市、互市、和市、宫市交易之事,百官军镇蕃客之赐及给宫人、王妃、官奴婢衣服。所属有主事三人,令史十人,书令史二十一人,计史一人,掌固四人。宋初金部司置判司事一人,以无职事朝官充任。凡库藏出纳之节,金宝财货之用。都归于三司,而权衡度量之制则主于太府寺,本司无职掌。元丰改制,始以郎中、员外郎管理本司事务。掌勾考市舶、商税、茶、盐、香、矾等岁入之数,颁布度量衡法式等事。分六案:左藏案、右藏案、钱帛案、榷易案、请给案、知杂案。南宋时太府寺一度并归金部。金元六部不分司,明清户部按地域分司,不设金部司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致果校尉

    官名。唐太宗贞观十一年(637)置为正七品上武散官。宋朝沿置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罢。武散官名。唐宋置,秩均为正七品上。

  • 咸阳令

    官名。秦以咸阳为京师,以内史掌治之,总领关中之地。所属咸阳县为治所在京师城内之县,置令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有咸阳令阎乐。

  • 贼捕掾

    官名。汉朝为郡县掾吏,主收捕盗贼事。晋朝亦置。官名,汉置,为郡县佐吏,掌捕盗贼事。《汉书·张敞传》:“敞使贼捕掾絮舜有所案验。”注:“师古曰:贼捕掾,主捕贼者也。”其后,晋沿置。《晋书·职官志》:“县

  • 隐士

    宋朝士名。徽宗政和八年 (1118) 置,以赐在学选人,正九品。

  • 右平

    官名,汉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左右平,秩皆六百石,属廷尉。东汉省右平,只置左平一人,掌平决诏狱。魏、晋不分左右,称廷尉评,北魏、北齐、隋沿其制。隋炀帝置评事四十八人,掌与司直同。唐置评事八员,从八品下。见《

  • 汤监丞

    官名。唐朝司农寺所领诸汤监次官,各置一员,正七品下。

  • 五院都监

    官名。辽北面官。掌监治五院部。

  • 工兵科

    官署名。清末陆军部军制司所属七科之一。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 设。掌工兵科军士以下之补充,工程队常备、续备、后备官兵之册籍,以及军用水陆交通、陆军工程、测量等事。置科长、科员、录事。

  • 江南道监察御史

    官名。清朝都察院所属江南道之主官。掌道事。初为掌道,乾隆十四年 (1749) 确定本道职掌。定设掌印御史满、汉各一人,御史满、汉各三人,皆为正五品。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 裁。

  • 南护卫太保

    官名。辽置,见“南护卫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