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都讲

都讲

主持学舍之人。《后汉书·侯霸传》: “师事九江太守房元,治《谷梁春秋》,为元都讲。”《魏书·祖莹传》: “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《尚书》,选为都讲。”


主讲经书的人。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:“后有冠雀衔三鱣,飞集讲堂前,都讲取鱼进曰:蛇鱣者,卿大夫服之象也。数三者,法三台也,先生自此升矣。”其后,魏也置。《魏书·祖莹传》:“时中书博张天龙讲《尚书》,选为都讲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署

    ①官署名。东汉灵帝(168—189)置,积蓄私藏,收天下之珍,以宦官掌之。三国魏沿置,以中署监为长官。南朝宋后废帝(473—477)初,省御府而置,隶少府所统右尚方令,掌作御刀、绶剑及诸玩好器物。南朝

  • 则例局

    官署名。清末民政部参议厅所属机构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掌拟编《光绪政要》,编纂 《会典则例》,增改原奏清单等事。清末置,属民政部参议厅。掌拟编光绪政要,编纂会典则例等事。

  • 官制用语。代理、兼摄之意。汉朝指官吏未授正式官衔暂且代行职权,其位低于正式官职。亦指副职。如假候、军假司马。魏晋南北朝多见,举凡实职、加官皆可假授。北魏更有“假爵”之制。授于假职者,或为临时性,以提高

  • 备身正副督

    武官名。北齐置,属领左右府,掌宿卫侍从。

  • 残贼之吏

    残害百姓,毁坏国家的官吏。《汉书·谷永传》:“秦居平土,一夫大呼而海内崩析者,刑罚深酷,吏行残贼也。夫违天害德,为上取怨于下,莫甚乎残贼之吏。诚放退残贼酷暴之吏,锢废勿用……虽有唐尧之大灾,民无离上之

  • 学博

    清朝州县学官之别称。

  • 夏扈氏

    少皞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七年》谓是九农正之一。蔡邕《独断》说:“夏扈氏农正,趣民芸除。”为附会之说。参见“少皞”。

  • 留守卫指挥使司

    官署名。明洪武三年(1370)改原都镇抚司而置。后改留守都卫。八年复为留守卫。详见“留守五卫”。

  • 太子二率

    即“太子左卫率”和太子右卫率”的合称。

  • 省编译局

    官署名。清末置于各省,掌编译东西新学书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