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①国都。《尚书· 说命(中)》: “明王奉若天道,建邦设都。”②行政区划之一。(1)十邑为都。《广雅·释地》: “八家为邻,三邻为朋,三朋为里,五里为邑,十邑为都。”王念孙疏证: “盖虞夏之数。”(2)四县为都。周朝制,九夫为井,四井为邑,四邑为丘,四丘为甸,四甸为县,四县为都。(3)四乡为都。春秋时齐国制度。《管子·乘马》: “五家而伍,十家为连,五连而暴,五暴而长,命之曰某乡。四乡命之曰都。”又一说十州为都。《管子· 度地》: “故百家为里,里十为术,术十为州,州十为都,都十为霸国。”(4)宋朝神宗实行保甲法,以二百五十户为一都保,设都、副保正各一人,负责治安。后或改为乡都两级,或都、里并行。③ 军队编制单位。唐、五代、宋均设。唐朝每都千人,置都指挥使。宋朝以百人为一都,马军置军使、副兵马使; 步兵置都头、副都头。


军队的编制单位。唐末五代之际,军队中已有都的编制。诸藩镇所设特种兵和牙兵中就有燕子都、落燕都、厅子都等名。五代时形成为指挥以下的军事编制。《五代会要·京城诸军》:“凡五百人为一指挥,其别有五都,都一百人,统以一营居之。”都的长官称为都头。北宋沿五代之制,以都为指挥以下的军队编制单位,都的统兵官,马兵是军使和副兵马使,步兵是都头和副都头,在副兵马使和副都头之下尚有军头、十将、将虞候、承局和押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铸钱使

    使职名。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(737) 以监察御史罗文信充诸道铸钱使,天宝三载(744)杨慎矜除御史中丞充铸钱使,掌钱币铸造; 代宗大历五年(770) 停。官名。唐置,掌铸造钱币。此官由掌握一定财政实权

  • 车驾司主事

    官名。明朝始设此官,为车驾司官员之一,与车驾司郎中、车驾司员外郎共同掌管鹵簿、仪仗、禁卫、驿传、厩马等事。清朝沿用明朝官制,也设此官,他与车驾司其他官员共同掌管驿传、邮符、牧马等事;清朝末年废。参看“

  • 单于

    匈奴的国君称单于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“(二十四年)冬十月,匈奴薁鞬日逐王比自立为南单于,于是分为南北匈奴。”《汉书·匈奴传》说:“单于姓挛鞮氏……置左右贤王,左右谷蠡,左右大将,左右大都尉,左右大

  • 右领军卫

    禁卫军指挥机构。唐朝十六卫之一,高祖武德五年 (622) 改右御卫置,设大将军一员、将军二员,掌宫禁宿卫。大朝会则被青甲铠、弓箭刀楯旗等,为右厢仪仗,次立右威卫之下。凡分兵主守,则知皇城西面助铺及京城

  • 孽臣

    邪恶不正、净干坏事之臣。《后汉书·梁统传论》:“况乃倾侧孽臣,传宠凶嗣,以至破家伤国,而岂徒然哉!”

  • 庐工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司木中大夫属官,正二命。下设庐工下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东京都统军使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,为北面官。又称“东京统军司”。统领开、保、湖、宁、衍、连等州及顺化、来远等城兵马。官署名。辽代以辽阳为东京,东京都统军使司与东京兵马都部署司,为镇守东京的官署。见《辽史·百官志二》和《

  • 内直副监

    官名。隋朝太子门下坊内直局次官,置二员,从六品。唐高宗龙朔二年 (662) 改内直丞,隶太子左春坊。

  • 主骑都尉

    官名。据《汉书·地理志》记载,西汉末,天水郡有骑都尉,治豲道县;安定郡有主骑都尉,治参县;似均为边郡主骑兵之都尉,而有固定治所者。

  • 太弟太师

    官名。十六国汉设,职掌辅佐储君太弟刘乂,卢志曾任此职。职掌同太子太师。参见《晋书·刘聪载记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