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茂才

茂才

汉朝选举科目。西汉称秀才,始于武帝元封五年(前106)。东汉避光武帝刘秀讳,改为茂才,或茂材。建武十二年(后36)诏三公举茂才四行各一人,司隶州牧岁举茂才一人,遂为岁举常科。西汉多除地方县令。三国沿之,亦有称秀才者。晋以后复称秀才。


茂才,也写作“茂材”,西汉时称秀才,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讳,改称茂才,其义为“才能优异”,为汉代举荐人才的科目之一。《后汉书·廉范传》:“举茂才,数月,再迁为云中太守。”《后汉书·肃宗孝章帝纪》:“今刺史、守相不明真伪,茂才、孝廉岁以百数,既非能显,而当授之政事,甚无谓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家

    ① 周朝王公子弟及卿大夫封邑采地的别称。借指有地位的公卿大夫。《尚书·周书·梓材》:“以厥庶民,暨厥臣,达大家。”孔安国传:“言当用其众人之贤者与其小臣之良者,以通达卿大夫及都家之政于国。”孔颖达疏:

  • 南右卫大将军

    官名。渤海国十卫之一南右卫长官,置一人。官名。渤海国十卫之一南右卫长官,置一人。

  • 后队属正

    官名,职如郡都尉,掌全郡兵马及地方治安。王莽改河东、河内、弘农、河南、颍川、南阳六郡为六队,河内为后队。每队置大夫一人,职如太守;置属正一人,职如郡都尉(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)。《后汉书·伏湛传》:“成

  • 外褂

    服饰名。清朝官服之一。其长及股,其袖端平,对襟,罩于袍外,俗称“外套”。官员用之,有朝褂、行褂、常服褂之别。所用颜色,多为石青,绀色(黑中透红),乾隆(1736—1795)中尚玫瑰紫,嘉庆(1796—

  • 小宫

    官名。西周置。 见《��从盨铭》。参与土地宅邑的交付事宜。职位大小与具体职掌不详。

  • 屯田郎

    官名。汉朝以尚书郎一人掌户口垦田事。西晋初置此官(或说三国魏已置),六品,掌尚书省屯田曹,与屯田郎中互称。东晋省。南朝梁、陈复置。北魏亦置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 定郎为从五品中,郎中五品上,二

  • 掌散乐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春官之属有旄人下士四人,掌教舞散乐及夷乐。北周仿《周礼》之制置掌散乐中士,正二命;掌散乐下士,正一命。属春官府乐部中大夫。

  • 大都尚酝局

    官署名。元世祖至元十六年 (1279)由御酒库改立,秩从五品。掌酝造诸王百官酒醴,隶宣徽院。置提点、大使各一员,副使二员。

  • 司玉下大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司玉司长官,掌各种玉器的加工、制作。下设小司玉上士、 司玉中士以佐其职, 领��工中士、磬工中士、石工中士等官属。正四命。隋

  • 殿前马步司狱

    官署名。宋朝殿前司、马步军司各置,为系狱者设浆铺席,时具沐浴,供给吃食,冬季给薪炭、衣物,夏季则五日一洗枷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