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职方员外郎

职方员外郎

官名。隋文帝开皇六年(586)始置,炀帝大业三年 (607)改职方承务郎。唐高祖武德三年(620)复置为员外郎。员一人,从六品上。为尚书省兵部职方司副长官,与郎中共掌天下地图、城隍、镇戍、烽堠等事。高宗龙朔二年(662)曾改司域员外郎,咸亨元年(670)复旧。北宋前期置为六品寄禄官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始领职方事,为正七品职事官。明初曾置职方部,为属兵部,设员外郎一人。洪武二十九年(1396)改职方清吏司,仍设一人,从五品。嘉靖十二年(1533)增一人,清朝沿置,员五人,满州二人、蒙古一人、汉二人。初秩正四品,顺治十六年(1659)改正五品,康熙六年(1667)复旧秩,九年定从五品,遂为定制。


官名。唐宋皆置,为职方郎中之副,掌地图等。详“职方郎中”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巡白

    官场用语。宋朝百官赴政事堂,枢密院议事,称为巡白。

  • 营幕使

    使职名。唐玄宗时已置,主皇帝谒宗庙沿路设置营幕事,有副使、判官。见《全唐文》卷二二《亲谒太庙推恩制》。官名。唐置,掌供应皇帝祭祀、朝会、巡幸、宴享和内廷需用的幕帟、帷帐以及有关陈设之物。后改同和院使,

  • 照磨

    官名。元朝始置,为首领官。中书省、行中书省、六部均置。正八品,掌各衙门钱谷出纳、营缮料理等事。设于路总管府衙者,兼理案牍、刑狱。多由吏员升任。明朝于各照磨所置,品秩随所属衙门高低而定,自正八品至从九品

  • 右客省使

    官名。辽朝置,为南面官。客省官员,在左客省使下。官名。辽置,为客省的佐官,地位在都客省、客省使、左客省使之下。见“客省”。

  • 侍左郎官

    宋朝吏部郎中、员外郎通称。

  • 陵园令

    官名,汉置,属太常,俸六百石。先帝陵,每陵园置令一人,掌守陵园,案行扫除。有丞和校长各一人。丞为令之副;校长掌兵戎盗贼事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一》。

  • 邦国

    周朝称分封的诸侯国家。《周礼·秋官·大行人》:“以九仪辨诸侯之命,等诸臣之爵,以同邦国之礼,而待其宾客。”

  • 武备库使

    官名。五代后梁置,掌兵器库藏之事。

  • 台狱

    御史台所属的监狱。《宋史·陈师锡传》:“(苏)轼得罪,捕诣台狱。”又《张商英传》:“台狱失出劫盗。”

  • 郡维那

    僧官名。北魏永平中置,掌本郡佛教事务。《魏书·释老志》记“永平……二年冬,沙门统惠深上言,僧尼浩旷,法浊混流,……辄与经律法师群议立制:诏州镇郡维那、上坐、寺主,冬令戒律自修,咸依内禁。”北齐改称沙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