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史宬守吏
参见“皇史宬”。
参见“皇史宬”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秋官府宾部中大夫西掌客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冬官府司木中大夫庐工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官名。明永乐元年 (1403) 置。见“户曹清吏司”。
官名。《周礼》秋官所属有布宪中士二人,下士四人,掌宣布法令。北周依《周礼》之制置布宪中大夫,正五命,属秋官府。任此职者见《周书·薛善传·敬珍附传》:“子元约,位至布宪中大夫。”副职为布宪下大夫,正四命
①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 置,员五十人,正八品,隶谒者台,据事大小出使。②唐朝置为正八品下文散官。金朝改为从八品上。元朝再改从七品,敕授。明朝从七品,升授。文散官名。唐始置,秩正八品下。宋初沿
即“宗子录”。参见“宗子正”。
医学教官名。明清时设于府医学,明制秩从九品,清制未入流。参见“医学”。
太皞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。见“太皞”。
官名。北宋徽宗政和三年(1113)置,为从七品医官阶官。医官名,也是医官官阶名,供内侍,承诏治病。见《宋史·职官九·医官》。
官名。隋炀帝始置,为宫廷女官,二十四典之一,属尚宫局。员二人,从七品,为司正之佐,协掌纠察宫闱、戒令、谪罚之事。唐朝改正七品,不属二十四典,为宫正、司正之佐。宋沿置,属尚书内省,金、明悉如唐制,明永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