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渤海国右六司支司水部属官,位郎中下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,正三命。职掌参见“畿伯中大夫”。
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规定,凡地方法院管辖区域辽阔者,得设地方法院分院。其职掌与地方法院同,而组织较简单。分院亦置院长,以推事资深者一人兼任,但只设一名推事时便不设院长。
官名。北齐置。原称第二不领民酋长,唐朝人修史时避讳改。视五品。
个人或有关政府机构向皇帝检举、弹劾官吏或贵族的罪状。
官名。辽朝北面官,总典群牧使司官员,总领诸路群牧文书簿册之事。
官名,西汉置,掌粮仓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水衡都尉》:“属官有上林……又衡官、水司空、都水、农仓……七官长丞。”
官名。西汉初置为军事统帅,作战时领车骑士,故名。事讫即罢。武帝后常设,地位仅次于大将军、骠骑将军,在卫将军上,常典京城、皇宫禁卫军队,出征时常总领诸将军。文官辅政者亦或加此衔,领尚书政务,成为中朝重要
官名,汉置,属羽林左监,掌送从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二·光禄勋》,参看“羽林士”条。
宋朝宫观官名。神宗元丰八年(1085),以资政殿大学士兼侍读吕公著为之。后援例置官。参见“宫观官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