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昭信校尉

昭信校尉

官名。三国蜀置,授予出使其它政权的使臣。《三国志·费祎传》: “(诸葛) 亮以初从南归,以祎为昭信校尉,使吴。”金、元皆置为武散官,金正七品下,元正六品,敕授。明朝定为正六品武官初授之散阶称号。清初沿置,为武职中属绿营者正六品之封赠,乾隆二十年(1755),改名武信郎。


官名,三国蜀置,授予出国使臣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费祎传》:“(诸葛)亮以初从南归,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。”其后,金、元、明、清皆置,为散官封赠之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典西舆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员额一百人,官阶为职同将军,因西王早死,附属于东王府中。

  • 征聘

    周朝朝廷以礼招聘有才能者入朝为官。《左传·宣公九年》: “王使来征聘。”以特征与聘召方式任用官吏的制度。其制始于秦,秦代有以文学征为博士者,如《史记·叔孙通传》记叔孙通“秦时以文学征, 待诏博士。”有

  • 车骑大将军

    官名。魏晋制度,骠骑、车骑、卫三将军皆为重号将军,高于诸名号大将军,本无须加“大”。其后将军名号愈授愈滥,遂又增置此号,多加权臣元老,以示尊崇,一品,开府置僚属,不领兵。十六国、南朝、北魏、北齐因之。

  • 省参议会

    省民意机关。国民党政府在设省参议会之前,先有省临时参议会,民国二十七年(公元1938年)九月二十六日国民政府公布《省临时参议会组织条例》,次年在一些省份陆续成立。民国三十三年(公元1944年)十二月五

  • 后校令丞

    官名。见“左校令丞”。

  • 墨曹参军、行参军

    官名。见“公府墨曹”。

  • 库务司

    官署名。南京临时政府设置,见“库藏司”。

  • 宗子录

    见“宗子正”。

  • 农父

    官名。西周司徒别称。司徒掌土田农事,故称。《尚书·周书·酒诰》: “矧惟若畴圻父、薄违农父。”孔颖达疏: “以司徒教民五土之艺,故言农父也。”官名,对司徒的尊称。《尚书·酒诰》:“薄违农父。”疏:“父

  • 公府禁防曹

    公府诸曹之一。东晋初,晋元帝镇东丞相府置禁防曹,主盗贼事,设禁防参军以掌理曹事。南朝宋小府不置长流参军者则置禁防参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