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平北将军

平北将军

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中曹操置 《三国志·张燕传》: “太祖将定冀州,燕遣使求佐王师,拜平北将军,率众诣邺。”魏晋时多兼镇守地区的刺史,统管军、政事务,与平南、平东、平西将军合称四平将军。在南朝及北朝前期地位仍较高,北朝后期渐成为无职掌的散官。三国魏、晋、南朝宋皆定为三品,梁武帝天监七年(508)改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班,普通六年(525)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班,陈拟三品,比秩中二千石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职员令定为从二品上,太和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定为三品,北齐仍三品,北周定为正七命。隋初列为散号将军,降为从六品上,炀帝大业三年(607)罢。


杂号将军名,东汉末年曹操置,凡将军皆掌帅军征伐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张燕传》:“太祖将定冀州,燕遣使求佐王师,拜平北将军。”其后,魏晋沿置,且多兼刺史,总管军政事务。南北朝也置,隋炀帝时罢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泠人

    乐官。《左传·成公九年》:“问其族,对曰:泠人也。”注:“泠人,乐官。”泠人,同伶人。官名。春秋时楚国设置。《左传·成公九年》:“问其族,对曰:“泠人也。”注:“泠人,乐官。”亦作伶人,参见该条。

  • 典礼院掌院大学士

    官名。清末典礼院长官。宣统三年 (1911) 设。一人,特简。总理本院事务,监督所属官员。

  • 区保安司令

    官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其职掌为指挥监督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区内各县、市的“保安”团队,水陆公安、警察等武装组织和军务事项。常由行政督察专员兼任,司令部与专员公署合署办公,置副司令一人,参谋一至二人,军法

  • 站班

    旧时长官出行时,属员及仆人在两旁垂手侍立,以示恭敬,称站班。

  • 五官将文学

    官名,东汉末年曹操置,既是领兵将官,又兼掌典章故事、侍从顾问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诸夏侯曹传》:“夏侯尚……太祖定冀州,尚为军司马,将骑从征伐,后为五官将文学。”注:“尚自少侍从……入为腹心,出当爪牙。智

  • 临时执政府秘书厅

    北洋政府时期临时执政府的内部机构。相当于总统府的秘书厅,掌秘书事务。职官设置不详。

  • 防风氏

    禹时部落联盟所属部落酋长之一。《国语·鲁语》:“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,防风氏后至,禹杀而戮之。”群神谓主山川之君,即各地部落酋长。防风氏部落在今浙江省武康县境内。

  • 贵州清吏司郎中

    官名。简称贵州司郎中。① 明清户部贵州清吏司之主官。掌司事。明永乐十八年(1420)设一人,宣德(1426—1435)中增设二人,南京户部贵州清吏司亦设一人,皆正五品。清顺治元年(1644)沿设,汉郎

  • 承御大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。侍卫皇帝左右,佩承御刀。其下设小承御大夫,小承御上士,承御中士,承御下士以佐其职。一说为正五命。

  • 安南校尉

    官名。三国吴置。领兵。孙权赤乌十一年(248),陆胤以交州刺史领此,平定交趾、九真之乱。官名,三国吴置,掌领兵作战或镇守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陸胤传》:“赤乌十一年,交阯九真夷贼攻没城邑,交部骚动。以胤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