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奉閤

奉閤

官名。金置,属给事局,办理中宫事务。员额十一人,职同东宫入殿小底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讲经

    分见“右讲经”、“左讲经”。

  • 亲卫大夫

    官名。北宋徽宗政和六年(1116)置,为从五品武臣阶官,位在翊卫大夫下、拱卫大夫上。武阶官名。宋政和六年(公元1116年)置,秩从五品。

  • 军镇

    北魏时期的军事镇戍机构。镇的建置起于刘石、苻姚时, 其时有杏城、三堡等镇。北魏初建置渐多,太武帝时普遍设置,至孝文帝时逐渐废除,尤以太和十一年(公元487年)至迁都前后所废最多。军镇制度在全国推行的时

  • 官典院

    官署名。唐宪宗元和十三年(818) 平章事判度支借外命妇院内舍十数间隔截而置,有官典七人,随官勾检文案。

  • 监兑通判

    即“管粮通判”。

  • 牧师官

    泛指牧师苑官吏,即牧师苑官。《汉书·地理志下·辽东郡》:“襄平,有牧师官。”参看“牧师苑官”条。

  • 皇太子惕隐

    官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。皇太子惕隐司长官。

  • 扎萨克喇嘛

    即“札萨克喇嘛”。

  • 翰林院典簿

    清代于翰林院设典簿厅,掌章奏、文移及吏员、差役的管理事务,并保管图书。主官为典簿,满汉各一人,下设孔目满、汉各一人,笔帖式若干人。

  • 司蕃承务郎

    官名。见“主客承务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