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奉礼郎

奉礼郎

官名。唐高宗时因避讳改治礼郎置,员四人,从九品上,掌朝会、祭祀时君臣版位之次及赞导跪拜之仪,隶太常寺。宋初为寄禄官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 改制,复为太常寺从八品职事官。掌奉币帛授祭祀初献官,大礼则设亲祠版位。辽、金皆置,属太常寺。金从八品,掌设版位,执仪行事。元朝太常礼仪院置二人,从八品。


官名。掌管朝会、祭祀之礼。汉朝设理礼郎,属大鸿胪,晋改属大行令。北齐始称奉礼郎。唐初称理礼郎,后改称奉礼郎,属太常寺。《新唐书·百官三·太常寺》:“奉礼郎二人,从九品上。掌君臣版位,以奉朝会、祭祀之礼。宗庙则设皇帝位于庭……凡祭祀、朝会,在位拜脆之节,皆赞导之。公卿巡行诸陵,则主其威仪鼓吹,而相其礼。”宋、元因之,明、清称赞礼郎。参看《通典·职官七·诸卿上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司礼少卿

    官名。即太常少卿,唐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改,中宗神龙元年(705)复名太常少卿。

  • 太子左卫率府副率

    官名。即太子左卫副率。

  • 贤良科

    贡举科目名。全称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,又称贤良方正科。西汉始设,由公卿大臣、诸侯王、郡守举荐,皇帝亲自策问,中选者授官。后世因之。唐朝为制举之一,试策一道以定中否,常取十数或二十余人。宋朝沿设,由各

  • 宝文阁

    宋朝阁名。仁宗庆历元年(1041),以寿昌阁改名。嘉祐八年(1063)英宗即位后,藏仁宗御书、御制文集于阁内。治平四年(1067)神宗即位,以英宗御书附于此阁,置学士、直学士、待制,恩数与龙图阁同。徽

  • ① 官制用语。即递补、委任官职。《汉书·儒林传》: “请选择其秩比二百石以上及吏百石通一艺以上补左右内史、大行卒史,比百石以下补郡太守卒史,皆各二人,边郡一人。”后代沿用。制度或有不同。②即“补服”,

  • 满浦仓大使

    官名。元至元二十五年(公元1288年)置满浦仓,属淮东淮西屯田打捕总管府,秩正八品。掌收受各处子粒米面等物,以待转输京师,设大使一人为主官,副使一人佐之。

  • 库官

    ① 见“甲库官”。②掌管仓库官员之统称。如库大使、库长、司库、库掌、库守等。③官名。清末东三省所属度支使司之属官。协掌财赋。分一、二等,一等正六品,二等正七品。

  • 西南路巡察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掌巡察西南路边界部族事。置将军、巡边官。

  • 兵曹掾

    官名。东汉太尉府设兵曹,有兵曹掾,秩比三百石。郡县亦置。兵曹主兵事,以掾司理其事。官名,汉置,为太尉府或郡县佐吏,省称兵曹。《后汉书·百官一·太尉》:“尉曹主卒徒转运事,贼曹主盗贼事,决曹主罪法事,兵

  • 首席秘书

    官名。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北洋政府国务院置,得代理秘书长。次年取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