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大睦亲丞

大睦亲丞

官名。金章宗泰和六年(1206)由大宗正丞改置,从四品。协掌皇族事务。


官名。金置,由大宗正丞改称。见“大宗正丞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尝药典御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《魏书·阉官传》:“(贾粲) 自崇训丞为长兼中给事中、中尝药典御,转长兼中常侍。”由宦官充任,负责皇帝,皇后的医药事务。北齐改称“中尚药典御”。

  • 太子右清道率府副率

    官名。即太子右清道副率。

  • 武器令

    官名。唐朝卫尉寺武器署长官,置一员,正八品下,掌在外使用之兵器,祭祀、巡幸则纳于武库。宋初存其名而罕除授。金朝殿前都点检司武器署置,位提点下,从六品,掌卤簿、仪仗、旗鼓、笛角之事。

  • 道员

    明清地方各道主官统称。亦称道台、观察。明制,布政、按察二司因辖区广大,由布政使之佐官左、右参政、参议分理各道钱谷、称为分守道,由按察使之佐官副使、佥事分理各道刑名,称为分巡道。此即道员称谓之始。清乾隆

  • 第三不领人酋长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原称第三不领民酋长,唐朝人修史时避讳改。视六品。

  • 伯落长

    官名,汉置,掌收捕司察奸人。《汉书·酷吏列传·王温舒》:“吏苛察淫恶少年,投缿购告言奸,置伯落长以收司奸。”注:“师古曰:伯亦长帅之称也。置伯及邑落之长,以收捕司察奸人也。”

  • 巡按使公署

    官署名。北洋政府设置,依民国三年(公元1914年)五月二十三日公布的《省官制》规定,改民政长为巡按使,改省行政公署为巡按使署,为全省最高行政官署。取消行政公署原设各处司,而在巡按使公署内设置政务厅,作

  • 武备寺丞

    官名。元置,秩从五品,员额四人,为武备寺的佐官。

  • 裘工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冬官府司皮下大夫裘工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修订法律馆纂修

    官名。清末修订法律馆属官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设。定额十人(第一、第二科各四人,编案处二人),奏补。辅佐总纂分别主管科处事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