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外台

外台

①汉朝谒者台别称。参见“三台”。②刺史别称。《后汉书·方术·谢夷吾传》: “寻功简能,为外台之表。”王先谦集解引沈钦韩曰: “《通典·职官》十四: 或谓州府为外台。即此。《魏志》,贾逵曰: 州本以御史出监诸郡,故云台。”③宋朝监司别称。宋诸路转运使、提点刑狱公事等有监察辖区官员之权,其官署通称监司,号为外台。④金朝提刑司别称。章宗设九路提刑司,除提点刑狱之事外,兼黜陟官吏、荐举人才,号称外台。⑤元朝亦指行御史台。


官名,或官署名。1、即谒者台。汉尚书为中台,御史为宪台,谒者为外台。也指谒者。见《通典·职官六·御史台注》。参看“三台”条。

2、指刺史、州的长官。东汉刺史为州的长官,置别驾、治中、诸曹掾属,号称外台。《后汉书·谢夷吾传》:“寻功简能,为外台之表;听声察实,为九伯之冠。”

3、即兰台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郎传附王肃传》注三:“夏报之曰:兰台为外台,秘书为内阁,台、阁一也。”

4、指三司监院监司。唐肃宗至德后,带御史衔的三司监院官号外台,后来监司也号外台。见《新唐书·高元裕传》。

5、金朝提刑司的别称。提刑司除提点刑狱之外还兼管提升和罢免官员,推荐人才,号称外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永巷令

    官名。西汉属少府,以宦官充任。有丞以为副贰。掌后妃宫女及宫中狱事。武帝太初元年 (前104) 更名掖庭令。东汉于掖庭令外复置永巷令,秩六百石。名义上隶属少府,掌宫中官婢。又,西汉詹事属官亦有永巷令,后

  • 司巫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春官之属有司巫中士二人,为巫官之长,总群巫之事。巫者,指祷鬼神而替人治病消灾、请福、免祸为业的人。北周依《周礼》之制,置司巫中士,正二命;司巫下士,正一命。属春官府太祝下大夫。

  • 苑吏

    官名。战国秦置。掌禁苑乃公家圈养马牛的苑囿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徭律》: “县葆禁苑、公马牛苑,兴徒以斩(堑)垣离(篱)散及补缮之,辄以效苑吏,苑吏循之。”

  • 右通进

    官名。辽朝置,为南面官,属门下省通进司,职掌不详。似仿宋制。圣宗统和二十八年 (1010),萧韩家奴为右通进,典南京栗园。

  • 史

    官名。西周设置,《永盂》铭文有史一官(见《文物》1972年第1期),似为诸侯之史,字左侧是渊字初文。《周礼·地官》之属有泽虞,掌国泽之政令,此职可能与史

  • 鸿胪寺卿

    见“鸿胪卿”。官名。为鸿胪寺长官,北齐、隋唐五代宋辽明清都设此官。其职掌见“鸿胪寺”条。

  • 木工丞

    官名。原名东园主章丞,汉武帝太初元年(前104)更名木工丞,属将作大匠,为木工令副贰。掌大材,以供东园大匠修造所需。成帝省。官名,汉置,属将作大匠,佐长掌建宫殿用的大木材。参看“木工长”条。

  • 功臣侯

    因为有功被封为侯的称功臣侯,以区别非功而封侯者。汉朝实行二等爵:王和侯。功大者封王,其次封侯。《汉书·诸侯王表》:“汉兴之初,海内新定,同姓寡少,惩戒亡秦孤立之败,于是剖裂疆土,立二等之爵,功臣侯者百

  • 中正

    官名。①秦末张楚农民政权置。职主监察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陈王以朱房为中正,胡武为司过,主司群臣。”②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评定士族内部品第的官员。东汉献帝延康元年(220)曹丕从陈群之议置,一说曹操

  • 王府纪善

    官名。明代王府长史司所属有纪善所,置纪善二人,秩正八品,掌讽导礼法,开谕古谊及国家恩义大节,以昭王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