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地官

地官

①官署名。(1) 西魏、北周设地官府,以大司徒卿为长官。详“地官府”。(2) 唐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至中宗神龙元年 (705)户部改名,神龙元年复旧。后世即以为户部或其长官别称。(3) 太平天国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六部,以天、地、春、夏、秋、冬定名,地官即户部。②官名。(1) 《周礼》分设六官。以司徒为地官。《周礼·地官·序官》: “立地官司徒,使帅其属而掌邦教,以佐王安扰邦国,”《周礼·天官》: “二曰地官,其属六十,掌邦教。”(2)太平天国户部正、又正、副、又副之官统称。(3)太平天国朝内官地官正丞相、地官又正丞相、地官副丞相、地官又副丞相。又,女官中朝内官亦设地官正、副丞相。


周朝设六官:天官、地官、春官、夏官、秋官、冬官。司徒为地官,掌管土地和人民。《周礼·地官》:“乃立地官司徒,使帅其属而掌邦教,以佐王安扰邦国。”注:“扰,亦安也。”唐朝武后曾一度改户部为地官。见《通典·职官五·户部尚书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郊社令

    官名。宋朝太常寺置,为郊社局长官,正九品。参见“郊社局”条。官名。见“郊社局”。

  • 县市帅

    县市令的属员。见“县市令”。

  • 县宰

    官名。新莽县府长官,即西汉之县令、长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: “改郡太守曰大尹,都尉曰太尉,县令长曰宰。”1、官名,即县令。西汉末年王莽改县令曰县宰。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,参看“县令”条。2、邑长家臣的通称

  • (1)军队编制单位。春秋时各国多设有上、中、下三军。后来晋、吴等国曾扩展为五军、六军。《国语·齐语》记齐国以五人为伍,十伍为小戎。四小戎为卒,十卒为一旅,五旅为一军,员额为一万人。历代“军”的编制,人

  • 锡命

    同“赐命”。君主对臣下赐予物品、爵位或官职的命令。《谷梁传·庄公元年》: “锡命非正也。”《公羊传·庄公元年》: 王使荣叔来赐桓公命。”

  • 县君额驸

    见“额驸”。

  • 黄龙府兵马都部署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长春路诸司之一,控制东北诸国。统领隗衍突厥、奥衍突厥、北唐古、五国等部及信、宾、祥等州兵马。亦称“黄龙府都部署司”、“黄龙府兵马都监署司”。

  • 右司侍郎

    官名。即尚书右丞,五代后梁太祖开平二年 (908) 因避讳改,后唐庄宗同光元年 (923)复名尚书右丞。

  • 师尉

    指师尉郡,或师尉大夫、或师尉大夫府。详“师尉大夫”条。军中杂职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 每师帅二十人, 官阶为职同两司马,掌护卫师帅。

  • 虎步监

    官名。三国蜀置。统虎步兵、负责侍卫及外出征战。孟谈曾任此职,统兵随诸葛亮北伐。见《水经注》卷一八《渭水》中。官名,三国蜀置,掌统虎步兵侍卫或征伐。诸葛亮北伐中原时,虎步监孟谈曾将虎步兵侍卫。见《水经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