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圣库

圣库

官库名。太平天国从金田团营开始,即在起义军内部成员中实行一种人无私财,一切归公,生活所需全部取给于圣库的制度。其制规定,凡军中全体人员,须将各自的财产交给圣库,战争中缴获的金银财物一律归公;而每人的生活供给则由圣库按规定发给。从天王以至士兵,都不领俸钱,米、盐、油等都有定量,官兵的待遇只有肉食配给和服饰的不同,其他方面一律平等。定都天京以后,在天京居民中也实行圣库制度,一度完全废除私有财产,居民的财物一概收归圣库,生活必需品由圣库按规定供给,置总管全国财富的“天朝圣库”,设总圣库、总圣库协理等官专司其事。太平天国前期纪律严明,圣库制度执行的情况较好。但是圣库财物对天王、诸王和高级官员并没有限制,这首先破坏了圣库的平等原则,逐渐地他们滋长了封建特权思想,享受无度,都取给于圣库,给圣库造成了沉重的负担。后期诸王与高级将领都蓄积私财,财物缴公制度也已破坏,忠贞如李秀成,当癸亥十三年(公元1863年)天王和朝臣迫其助军饷十万两,他也缴出了七万两;贤良如洪仁玕,家中亦藏元宝若干。杨韦事变以后,各地统兵诸王和将领各自为政,他们所辖地区的圣库与天朝总圣库已不是直辖统属关系,逐渐蜕变为诸王或将领的私库,圣库制度遂不能维持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子右司御副率

    官名。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太子右宗卫副率置,太子右司御率府次官,员二人,从四品上。中宗神龙元年(705)又改为右宗卫副率,睿宗景云二年(711)复名右司御副率。北宋前期为四品寄禄官,官存而无职司

  • 仵作

    职役名。仵作之名,唐末五代时已出现, 亦作仵作行人。宋人郑克《折狱龟鉴》卷二《释冤下》“府从事发��”条引《玉堂闲话》已提到仵作行人,系指代人验尸送葬为业之人。在宋代,仵作

  • 奄人

    俗称“老公”“太监”。《周礼·天官·冢宰》:“奄十人。”注:“奄,精气闭藏者,今谓之宦人。”“奄人”,也写作“阉人”,即阉割之人,《后汉书·宦者列传》:“中兴之初,宦官悉用阉人,不复杂调它士。”

  • 中官副正

    官名。唐朝秘书省司天台官,肃宗乾元元年 (758) 置,员一人,正六品上,为中官正副贰。

  • 主客

    ①官名。战国齐置,掌迎送接待宾客。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 “(齐威王)以(淳于)髠为诸侯主客。”张守节正义: “今鸿胪卿也。”秦、汉时匈奴亦置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“郭吉既至匈奴,匈奴主客问所使。”韦昭

  • 山阳部

    官署名。北齐置。掌管山阳地区农业生产,以山阳部丞为长官,属司农寺典农署。

  • 王畿

    政区名。商和西周时期由王直辖的区域。商代的王畿叫做商或中商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“周既灭殷,分其畿内为三国,《诗》邺、鄘、卫是也。”

  • 知臣监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《魏书·尉拨传》:“(拨)迁晋昌镇将,绥怀边民,甚著声绩,入为知臣监。”

  • 右威卫大将军

    官名。唐朝十六卫大将军之一,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右屯卫大将军而置,一员,正三品,德宗贞元二年(786)置上将军以前为右威卫长官,与左威卫大将军同掌宫禁宿卫,督其属翊府之翊卫、外府熊渠番上者。辽朝亦

  • 正八品土官

    文职土官名。清制,贵州省置三人,广西省置一人,均不理本地方民族事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