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四辅

四辅

君王之辅佐大臣。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设四辅及三公。”孔颖达疏引 《尚书大传》:“古者天子必有四邻,前曰疑,后曰丞,左曰辅,右曰弼。”西汉为太师、太傅、太保、少傅合称。平帝元始元年 (后1)置。位居三公上。以太傅领四辅事,总揽朝政。新莽指太师、太傅、国师、国将,始建国元年 (后9)置。位上公,居三公上。东汉废。十六国北燕前、后、左、右辅亦合称四辅。北周亦置,指大前疑、大右弼、大左辅、大后丞。明朝太祖设四辅官,以春、夏、秋、冬为名,实仅置春、夏二官,秋、冬阙。


古代君王的四位辅佐大臣,朝代不同,其官称也不一样。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设四辅及三公。”疏:“《尚书大传》:古者天子必有四邻,前曰疑,后曰丞,左曰辅,右曰弼。”西汉平帝时四辅为太师、太傅、太保、少傅,位在三公上,总揽朝政。《汉书·平帝纪》:“安汉公、四辅、三公、卿大夫、吏民为百姓困乏献其田宅者二百三十人。”注:“张晏曰:王莽为太傅、孔光为太师、王舜为太保、甄丰为少傅,是为四辅。”西汉末年,王莽以太师、太傅、国师、国将为四辅,位上公。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。北周四辅指大前疑、大右弼、大左辅、大后丞。明太祖以春夏秋冬为四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机关中分设的办事单位。北洋政府时始置,如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厅分三课办事,其地位相当于科。但也有的课为科的下属单位的。课的主官为课长。参见“科”。

  • 太医局正

    官名。北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时置,协助太医局令掌本局之事,序位在都水监丞之下、秘书省校书郎之上。

  • 议政处

    参见“议政王大臣会议”。

  • 匠师

    ①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乡师属员。一说为周朝置。《周礼·地官·乡师》:“及葬执纛以匠师御柩而治役。”郑玄注: “匠师,事官之属,其于司空,若乡师之于司徒也,乡师主役,匠师主众匠,共主葬引。”②官名。春秋时

  • 中京都虞候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。掌中京诸军戒严执法等事。

  • 籍田署令丞

    官名。汉代有籍田令及丞,属大司农,北齐始加署字,称籍田署令与籍田署丞,属司农寺。职掌见“籍田令丞”。

  • 爽鸠氏

    少皞部落氏族首领名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七年》:“爽鸠,鹰也。鸷,故为司寇,主盗贼。”参见“少皞”。

  • 尚食监

    官名。汉朝诸侯王国或置。三国魏置,七品。北齐置为门下省尚食局属官,员四人,佐尚食典御、丞等负责皇帝饮食。官名,也称食监。汉置,与太官令互有职守。汉诸侯王国也置,掌供膳食。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食监奏未释

  • 居吏

    战国秦国留任原职的官吏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效律》:“其盈岁,虽非效,新吏与居吏坐之。”

  • 奉天府监

    监狱名。清置,管辖盛京及其附近锦州、承德(沈阳内)等州县案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