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场用语。宋朝诸司吏人出官后,任官期满,复归司任吏职差遣,称归司官。宋制,诸司吏人任职期满得依法出职升为低级官员。出职吏人在任官期满后有的仍继续回归本司担任吏职,称为归司官。
参见“礼部左参议”。
见“金吾街仗司”。
官名。周朝宫内侍御小臣。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:“令司宫、巷伯儆宫。”杜预注:“司宫,阉臣; 巷伯,寺人,皆掌宫内之事。”官名。掌宫内门道。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:“令司宫巷伯儆宫。”注:“司宫,奄臣;巷伯,
官名。属“国民政府主计处”,见该条。
官名。国民党政府置,属“县司法处”,见该条。
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掌兴圣宫马群饲养蕃息等事。置侍中、敞史等职。
杂号将军名,凡将军皆掌征伐。《后汉书·贾琮传》:“中平元年,交阯屯兵反,执刺史及合浦太守,自称柱天将军。”
官名。清朝职官之一种,即尚未实授之参领。亦有额定人数。
官名。北齐置。见“京坊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