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六尚

六尚

①官名合称。秦朝指给事殿中的尚冠、尚衣、尚食、尚沐、尚席、尚书。隋朝指内官尚宫、尚仪、尚服、尚食、尚寝、尚工,炀帝置为女官六局之长。唐朝沿置,以称宫官尚宫、尚仪、尚服、尚食、尚寝、尚功,又称诸尚书,为六局之长; 金同唐制,为宫人女官; 明朝亦为女官六局之长。又为六部尚书简称。《艺文类聚》卷四八《隋江总让吏部尚书表》:“窃以汉置五曹,方今六尚; 魏隆八凯,拟古六卿。”②官署名合称。隋、唐、宋殿中省所统尚食、尚药、尚酝、尚衣、尚舍、尚辇六尚局省称。


秦宫中置六尚,即尚冠、尚衣、尚食、尚沐、尚席、尚书,掌诸供奉。见《通典·职官八·殿中监》。隋朝殿内省有尚食、尚药、尚衣、尚舍、尚乘、尚辇六局;唐改属殿中省,制与隋同,也称六尚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下·殿内省》、《新唐书·百官二·殿中省》。隋唐宫中女官有尚宫、尚仪、尚服、尚食、尚寝、尚工,也称六尚。见《隋书·后妃传序》、《新唐书·百官二·宫官》。六部尚书也称六尚。六部尚书,梁指吏部、祠部、度支、左户、都官、五兵六尚书;北齐为吏部、殿中、祠部、五兵、都官、度支六尚书;隋为吏部、礼部,兵部、都官、度支、工部六尚书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上、中、下》。唐指吏部、户部、礼部、兵部、刑部、工部六尚书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一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军政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末海军部所属之机构。宣统二年(1910)改原筹办海军事务处第二司设。旋併入海军部。掌管造船舰,检校器械,兼司军港工程。辖制造、建筑、器械三科。置司长一人掌司事,下设科长三人,科员八人,录事四

  • 宗属寺大令

    官名。渤海国官,宗属寺长官。

  • 左部都尉

    官名。三国魏末置,西晋沿置。为匈奴左部长官,由“左部帅”改名。一说西晋武帝太康(280—289) 中改。所统万余落,居于太原故兹氏县。见《晋书·北狄传》、《刘元海载记》。参见“五部都尉”。官名,为匈奴

  • 交通部法规委员会

    交通部直属机构。国民党政府交通部设置,编拟交通各种法规。依照民国十八年(公元1929年)一月公布的《交通部法规委员会章程》规定,本会设专任委员若干人,兼任委员若干人,均由部长分别聘任或派充,本部参事、

  • 司舆员外郎

    官名。即驾部员外郎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驾部员外郎。

  • 试监察御史

    简称“试御史”。明朝任官制度中的一种试职。入都察院为监察御史的官员,先以试职的身分在院工作一年,以熟悉政务,并听本院考察其品行才识,堪用者乃实授,故名。

  • 行都水监

    官署名。元朝都水监派出机构,掌巡视河道、治河等事,设于顺帝至正八年(1348),立司济宁路郓城。九年,又立山东河南等处行都水监。各置监、少监、监丞等职。官署名。元至正六年(公元1346年),因黄河连年

  • 临安府少尹

    官名。南宋孝宗乾道七年(1171)置,以侍从以上官充任。掌受民词以报于尹,隔日率僚属诣东宫禀事。九年罢。官名。南宋置,见“临安府尹”。

  • 封疆大吏

    明清对地方高级官员之统称。简称封疆。明清指三司长官都指挥使、布政使、按察使。清朝指总督和巡抚。以其总揽地方军政大权,故比之于古代分封疆土之诸侯。亦称疆臣、疆吏。指明清时代的总督或巡抚。参看“封疆”条。

  • 河南清吏司郎中

    官名。简称河南司郎中。① 明清户部河南清吏司之主官。掌司事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改河南部郎中设,一人。南京户部河南清吏司亦设一人,皆正五品。清顺治元年(1644)沿设,汉郎中一人。满洲司官初不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