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俸钱禄物制

俸钱禄物制

宋代俸禄制度。其制是月给俸钱,春秋给衣料,另有禄粟。不过其时货币流通已广,布粟一般均折钱付给,故俸禄实际上均以钱支给。仁宗嘉祐中俸禄添给,有傔人餐钱之制。元丰中改革官制,除俸钱外,将各种供给的钱数悉并为职钱,崇宁间,职事钱外复增供给食料等钱,除官俸外,其余傔从钱米,并支本色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功劳

    官制术语。指事功、劳绩。《汉书·宣帝纪》“自丞相以下,各奉职奏事,以傅奏其言,考试功能。侍中尚书功劳当迁及有异善,厚加赏赐,至于子孙,终不改易。”

  • 主计处会计局局长

    官名。属“国民政府主计处”,见该条。

  • 佽飞令丞

    官名。汉武帝改左弋为佽飞,详见“左弋令丞”。

  • 典狱司邮中

    官名。清末法部典狱司长官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定额三人,正五品,奏补。掌本司事务。

  • 内贵使

    女官名。为太平天国女职同官之一,设于东、西、南、北、翼、燕诸王府。东、西殿内贵使职同检点,南北殿内贵使职同指挥,翼第内贵使职同将军,燕第内贵使职同总制。建都天京初期豫王秦日纲尚未结婚,故豫第不置内贵使

  • 部曲将

    官名。汉朝置。三国、两晋、南朝宋、陈沿之,军中及州、郡皆置,属部曲督。三国魏时规定须留家属作为人质,西晋武帝泰始元年(265)罢部曲将长吏以下质任。八品。泛指部校尉和军候。汉朝军队的最大编制单位称部,

  • 行在吏部

    官署名。明永乐(1403—1424)中于北京置。为行在六部之一,置官如六部之制。因明成祖朱棣本人常驻北京,故行在六部已行使六部职能。十八年定都北京,以六部官属移之北,不称行在。其留南京者,加“南京”字

  • 非常大总统

    非常国会选出的国家元首。民国十年(公元1921年)四月七日非常国会通过《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大纲》七条,十日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,五月五日就职。依照《组织大纲》规定,采取总统制原则,非常大总统总揽政务,

  • 外监试

    见“监试”。

  • 军帅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军中及地方之职官。起义之初即设,每军一人。负责平时训练及战时督战。以前、后、左、中、右及一至十九之数编次系衔,如前一军军帅、后六军军帅等。另有职同军帅,恩赏军帅,数不可考。地方则以一万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