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供奉

供奉

官名。① 唐朝侍奉皇帝左右之人。中书、门下主要官员称供奉官,朝谒时别为一班,最接近皇帝,其余百官依品秩为班。武则天时,御史、拾遗、补阙加置内供奉员。玄宗时又有翰林供奉,为翰林学士前身。见“供奉官”。② 唐朝内官,高宗龙朔二年(662)置八员,正七品,位同御女; 咸亨二年 (671) 废。


官名。在皇帝左右供职称供奉。如唐代有侍御史内供奉、翰林供奉等;宋代有东、西头供奉(宦官);清代称南书房行走官为内廷供奉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三》、《宋史·职官六·入内内侍省》、《清史稿·职官一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灵台郎

    官名。唐武则天长安二年 (702)置,掌教习天文气象,兼掌观测天文气象,员二人,正八品下。肃宗乾元元年 (758)加号五官灵台郎,置五人,正七品下。宋初隶司天监,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

  • 诸津署

    官署名。南朝于重要水口置津主,其职掌为检查出入行旅及所携货物,收其课税。隋初于都水台置诸津署,上津每津置尉一人,丞二人;中津每津置尉、丞各二人。下津每津置典作一人,津长四人。唐代于诸津各置令一人,正九

  • 常和署

    官署名。元任宗皇庆元年置,初名管勾司,管领回回乐人。其官有署令一人、署丞二人、官勾二人、教师二人、提控二人。见《元史·百官一·礼部·常和署》。元礼部仪凤司所属机构。秩从六品,管领回回乐人。设置令一人,

  • 大理院总务处

    大理院内部事务机构。北洋政府置,属大理院书记厅,掌办本院总务,原分设文书、卷牍、统计、会计四科,旋改设文书、记录、会计三科。

  • 东京舍利军详稳

    官名。辽朝置。掌东京舍利军马。

  • 判司天监

    官名。五代后晋时司天监的长官。宋代间亦设置。参见“司天监”。

  • 织组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冬官府司织下大夫织组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史科

    科举常科科目之一。唐穆宗时始置,分为一史与三史两科,一史为《史记》、三史为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、《后汉书》,每史问大义百条,策三道。义通七、策通二以上为及第。宋沿置三史科, 淳化三年(公元992年)规定

  • 王府引礼舍人

    官名。明代王府长史司所属有引礼舍人,员额三人,后裁去二人,掌按对宾客,赞相威仪。

  • 太子左率

    官名。即“太子左卫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