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三馆

三馆

官署名合称。即史馆、昭文馆、集贤院。宋初置,掌修史、藏书、校书之事。置昭文馆大学士、集贤殿大学士、监修国史,皆由宰相兼领。又置集贤院学士、集贤殿修撰、直集贤院、集贤校理、史馆修撰、直史馆、史馆检讨,直昭文馆,亦以他官兼充。召试除授或特恩加授。除外官赐带馆职者外,凡除馆职者皆入馆供职一至二年,然后带职补外官。凡带馆职者,皆享受超迁官阶的优待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罢,其职事归秘书省。


1、汉武帝时,丞相公孙弘开设钦贤、翘材、接士三馆,为收罗人材的机关。见《西京杂记四》。

2、唐代有昭文馆(也称弘文馆)、集贤馆、史馆三馆,为负责藏书、校书、修史的机关。宋沿其制。

3、唐代还有弘文、崇文、国子三馆,为教育学子之所。

4、宋有广文、太学、律学三馆,为教育士子的机构。参看《旧唐书·职官志二》、《宋史·选举志三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内藏库

    官署名。宋朝太宗太平兴国三年(978)置,掌计度每年积余,以供国家非常之用。以诸司使、副使及内侍为监官。北宋前期隶三司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 改制拨归太府寺。辽朝置提点官。金朝设使、副使,掌

  • 典兵中郎

    官名。西晋置。皇帝出行时,督摄仗卫,在五时车后。或亦随军出征。

  • 殿中右曹尚书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参见“殿中尚书”。

  • 侍者

    官名。春秋置。君主近侍小臣。女官名,汉置,掌侍皇帝。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会许皇后废,班倢伃供养东宫,进侍者李平为倢伃,而赵飞燕为皇后。”

  • 省火药局

    官署名。清末置于各省,掌制造火药事项。

  • 酒正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有酒正中士四人,下士八人。掌制酒的政令及其方法。北周依《周礼》置酒正中士二人,正二命;酒正下士四人,正一命。属天官府膳部中大夫。

  • 主管往来国信所

    见“国信所”。

  • 点检雷同官

    官名。宋朝置。南宋理宗时,应试举人私相抄袭,成抄古作,成袭老儒旧文,极多雷同,故于礼部试、国子监解试置。凡雷同试卷,即行黜落。后以贡院参详等官兼任。科举考试的试务官。宋理宗后在礼部试和国子监解试时各增

  • 中护将军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《魏书·伊馛传》: “世祖贤之,遂拜 (馛) 为中护将军、秘书监。”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 职员令未载。

  • 北院都部署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,北面官,属北大王院。掌北院部族军民之事。设都部署、副部署等职。官署名,辽朝置,属北面官,掌北院部族军民之事。其官有北院都部署,北院副部署。见《辽史·百官志一》,参看“北院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