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三千营

三千营

军事编制。明永乐(1403—1424)时以塞外降丁三千人组成,置为京军三大营之一。均为骑兵。司巡哨,以警卫京师,选勋臣二人为提督。景泰元年(1450)改立十团营。以原三营称老营,遂废。成化三年(1467)分立十二团营,每营下又各分置三千营以统骑兵。嘉靖(1522—1566)中复三大营旧制,改三千营为神枢营。


明代京军三大营之一。永乐二十二年(公元1424年)置,以塞外降丁三千人组成,均为骑兵,司巡哨。设提督内臣二人、武臣二人,掌号头官二人。共分五司,有坐司官五人,教练把总三十四人,上直把总十六人,明甲把总四人,分掌仪仗、御用衣甲等上直官军,操练亲军卫官军及辽东备御回还官军。土木之变,三千营丧失殆尽,嘉靖时恢复三大营旧制,改为神枢营,组织仍旧。明代后期神枢营的组织有所变化,分为战兵三个营、车兵三个营、城守三个营、执事一个营。其设官情况如下:战兵一营,左副将一;战兵二营,练勇参将一;车兵三营,参将一;车兵四营,游击将军一;城守五营,佐击将军一;战兵六营,右副将一;车兵七营,练勇参将一;执事八营,参将一;城守九营,佐击将军一;城守十营,佐击将军一;备兵坐营官一,大号头官一,已上由兵部派充。监枪号头官一,中军官十一,千总二十,选锋把总六,把总一百五十七。以上均由本营派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校勘

    官名。宋朝史馆置,掌校勘新编史籍。官名。宋史馆与崇文院均置,掌校勘典籍,以京朝官、幕职官及选人中选任。

  • 异姓王

    与皇室异姓的诸侯王。汉初因功封异姓王者共八人,即赵王张耳、衡山王吴芮、梁王彭越、淮南王英布、燕王臧秦、燕王卢绾、韩王韩信、楚王韩信。后相继被翦灭。

  • 诸路杂造总管府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。属工部。元世祖至元元年(1264),改提领所为提举司。十四年,改工部尚书行诸路杂造局总管府。秩正三品。置达鲁花赤、总管、同知、副总管各一员。下领帘网局、收支库。官署名。属工部。至元元年

  • 羽林孤儿

    禁卫军名,汉置,掌侍卫送从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郎中令》:“羽林掌送从,次期门,武帝太初元年初置,名曰建章营骑,后更名羽林骑。又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羽林,官教以五兵,号曰羽林孤儿。”

  • 太子右詹事

    参见“右詹事”。

  • 刑部左曹

    即“刑部左厅”。

  • 右陶

    官署名。战国燕置。燕国设置右陶、左陶两官署,分管陶器制作。战国燕国陶文有此官。

  • 大都分府

    官署名。置于元顺帝至正十八年(1353),立于京城四隅,以备防御。

  • 司空掾属主簿

    官名,东汉末年曹操置,掌簿录诸事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赵俨传》:“入为司空掾属主簿。”按:《三国志·魏书》中的司空,与《后汉书》中的司空概念不同。在《后汉书》中,司空掌土木工程,司徒即丞相,汉献帝十三年六

  • 乡议事会

    乡自治组织的议决机关。清光绪三十四年(公元1908年)十二月二十七日公布《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》,其中规定,乡指人口不满五万的村庄屯集地方,与城镇同为乡以下的行政区划。北洋政府沿置,其区域各以原来的境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