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龙勒水

龙勒水

①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40寿昌县:龙勒水“在县南一百八十里龙勒山上。李陵发兵至遮虏障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,徘徊观虏,所见即此水”。《清一统志·安西州》:“按李陵所至龙勒水在居延北塞外,此非其地。”

②今蒙古国西部古尔班博克多山脉南干河。《汉书·李陵传》:天汉二年(前99),“诏陵以九月发,出遮虏鄣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,徘徊观虏,即无所见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铜川

    在今浙江永康市西北。永康溪支流。 《方舆纪要》卷93永康县:大铜川“在县西北十七里。或谓之大桐溪,有小铜川流合焉,入于永康溪”。

  • 鼓鸣山

    即今福建长泰县东北鼓鸣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31漳州 《景物下》: 鼓鸣山,“ 《旧经》 云,每风雨晦冥,常闻鼓声,因名焉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漳州府长泰县 “吴田山” 条下: “县北迤东四十里有鼓鸣

  • 腻革龙

    又称革龙。在今云南丘北县西南一百里。《清一统志·广西直隶州》: 革龙山 “在废维摩州。明末沙定洲遁归,屯田此山,李定国围三年乃克之。今城址尚存,为通广西驿路”。彝语 “腻” 为红,“革” 为弯,“龙”

  • 苇沙河设治局

    1921年析五常县置,属吉林省滨江道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苇河镇。1927年改为苇河县。1922年由同宾县析置,治苇沙河(今黑龙江尚志市东南苇河)。1927年升县,并改名苇河县。

  • 棘壁

    ①即春秋宋大棘。在今河南柘城县西北。《史记·梁孝王世家》: “吴楚先击梁棘壁。” 即此。②即大棘。在今河南宁陵县西南七十里。《汉书·楚元王传》: 景帝三年 (前154),遂应吴王反,“起兵会吴西攻梁,

  • 牛山河

    在今河南商城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商城县:牛山河“在县南七十里。其上有大、小二牛山,河出其下,流六十里,合为一河,即固始县史河之上源也”。

  • 朱雀航

    古浮桥名。亦作朱雀桁、朱雀桥,又称南桁、南航、大舫。为东晋南朝建康淮水浮桥之一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区南镇淮桥附近秦淮河上。三国吴称南津桥。东晋咸康二年(336)重建后改名。因在朱雀门下,故名。又因在都

  • 稔山汛

    即今广东惠东县东南稔山镇。为海防要地,清时有千总驻防。

  • 小汉镇

    在今四川广汉市东北小汉镇。清嘉庆《汉州志》卷9:小汉镇“在州北二十里。通德阳路,凭石亭江险”。在四川省广汉市东北部。面积28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小汉,人口700。1949年为小汉乡,1

  • 又作、卢。随周武王伐纣的八国之一。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南。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卢由荆妫。”韦昭注:“卢,妫姓之国。”春秋为卢戎国,后灭于楚为邑。《左传》:文公十四年(前613),“二子以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