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华驿
在今湖南衡东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衡山县: “黄华驿在县东五十五里。”
在今湖南衡东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衡山县: “黄华驿在县东五十五里。”
魏晋时置,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魏晋洛阳故城内。《寰宇记》 卷3引陆机 《洛阳记》 云: “临商、陵云等八观在宫之西,惟绝顶一观在东,是号曰九观。”魏晋时置,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魏晋洛阳故城内。晋陆机称洛
①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定州:鸡鸣台,“《图经》:光武自蓟而南,舍宿于此。鸡鸣驰去,因名”。②在今江苏沛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徐州沛县:鸡鸣台“在县东北五十五里沙河北岸。明正统
在今广东顺德市西北大罗村。清咸丰《顺德县志》卷5:墟市有“大罗村”。
在今甘肃环县西北。1936年6月至1937年初为陕甘宁省工农民主政府驻地。
即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西振太乡驻地。原名草皮街。傣语名太和街。“太” 为棉花,“和” 为箐,意即箐边种过棉花。1916年设草辟县佐。1919年改名泰和县佐。
西汉高帝十一年 (前196) 封孙赤为堂阳侯,景帝中六年 (前144) 改为县,属巨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新河县西北滏阳河北。《汉书· 地理志》注: “应劭曰: 在堂水之阳。” 故名。东汉属安平国。北魏属
在今湖南宁乡县西。澬水的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宁乡县:干江“江有三峰,秀耸山下,二江一流入县界,一流入湘乡县界。春秋水皆归宁而江溢,冬夏则水归湘而江干,故名”。
又名漓山、沈水山、象山。即今广西桂林市区南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象鼻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临桂县: 漓山 “山魁然拔起,横障江上,郡人名为象鼻山。以山突起水滨,形如象鼻也。明初围静江,别将朱亮祖屯于东
即衢江。在今浙江省西部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西安县: 衢江 “亦曰信安江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杭州府钱塘县: “浙江,有三源,曰新安江,曰信安江,曰东阳江。”即“衢江”。
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西南部。清许琰 《普陀纪胜》: “梅岑峰在达摩峰右,南山最高处。相传汉梅子真隐修此山,林石幽秀,下有丹井,清波泓然,大旱不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