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高州

高州

①南朝梁大同中置,治所在高凉郡高凉县(今广东阳江市西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鉴江及漠阳江流域地区。隋大业二年 (606) 改为高凉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贞观二十三年 (649) 移治良德县(今广东高州市东北)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高凉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高州。大历十一年 (776) 徙治电白县 (今广东高州市东北长坡镇旧城村)。辖境缩小,仅为今高州市、电白县部分地。北宋景德元年(1004) 废,三年 (1006) 复置。元至元十七年(1280) 改为高州路。

②南朝梁置,治所在巴山县 (今江西乐安县东北公溪镇)。领巴山、临川、安成、豫宁四郡地。辖境当今江西南城、崇仁、安福一带。陈天嘉四年 (563)废。

③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治所在望江县 (今安徽望江县)。寻改为智州。

④唐久视初置羁縻州,属泸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东南镇舟镇 (正州场)。北宋属泸州。熙宁以后废入长宁军。元至元十七年 (1280) 复置,移治怀远砦 (今四川高县北)。明洪武五年 (1372) 改为高县。正德十三年 (1518) 复置,移治中坝 (今高县)。清顺治初改为高县。

⑤唐渤海国置,属鄚颉府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宾县。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宾县一带。辽废。

⑥北宋开宝六年 (973) 改珍州羁縻州置,属辰州。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高罗镇。后改为西高州。

⑦辽开泰 (1012—1020) 中以高丽俘户置,属中京大定府。治所在三韩县 (今内蒙古赤峰市东北哈拉木头村西土城子古城)。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赤峰市东北地。金皇统三年 (1143) 废。承安三年(1198) 复置,属北京路。泰和四年 (1204) 又废。元复置,属大宁路。治所仍在今赤峰市东北。明初废。

⑧元至元十七年 (1280) 置,属叙州路。治所在今四川高县北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高县地。明洪武五年(1372) 降为高县,正德十三年 (1518) 升为高州,属叙州府。清顺治初降为高县。


(1)南朝梁太平元年(556年)置,治巴山县(今江西崇仁县西南)。陈天嘉四年(563年)废。(2)南朝梁置,治高凉县(今广东阳江市西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鉴江及漠阳江流域地区。隋初改为高凉郡。唐武德六年(623年)复置,贞观时移治良德县(今广东高州市东北),大历中又移电白(今高州市东北),辖境缩小,相当今茂名、高州、电白等县地。元升为路。(3)唐开元以后置,治今四川省高县南,为羁縻州。属泸州都督府。北宋熙宁八年(1075年)废。元至元十七年(1280年)复置,治今四川省高县北。属叙州路。明洪武初移治今高县,洪武五年(1372年)降为县,属叙州府。正德十三年(1518年)复升为州,清顺治初又改县。(4)渤海国置,治今黑龙江省宾县境,属鄚颉府。辽废。(5)辽开泰中置,治三韩县(今内蒙古赤峰市东北)。辖境约今赤峰市东部。金皇统三年(1143年)省,承安三年(1198年)复置,泰和四年(1204年)又废。蒙古成吉思汗九年(1214年)改置兴胜府,十一年仍改为高州。明初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乂头村

    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北七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包山

    ①一作苞山。又名夫椒山,俗称西山。即今江苏吴县西南洞庭西山。《文选》卷5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指包山而为期,集洞庭而淹留。”李善注引王逸曰:“太湖在秣陵东,湖中有包山,山中有如石室,俗谓洞庭。”晋郭璞《江

  • 桐庐县

    三国吴黄武五年 (226) 分富春县置,属东安郡。治所在今浙江桐庐县西二十五里。《元和志》卷25: “以居桐溪地,因名。” 七年 (228) 改属吴郡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省。仁寿二年 (602)

  • 清平墟

    即今广东廉江市西青平镇。明万历 《高州府志》 卷1: 石城县有青平墟。清光绪 《高州府志》卷10石城县: 青平墟在 “县西百一十里”。

  • 构 (構) 坪关

    在今陕西岚皋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兴安府》 “毛坝关” 条下: “又有构坪、寺溪二关,在府西南四百里。皆在紫阳县 (今属岚皋),与四川接界。”

  • 金鱼岭

    在今广东五华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长乐县: 金鱼岭 “在县西九十里。每霖雨水溢,其旁冈阜皆没,独此岭形如双鱼,鬐鬣悉具,若腾跳于巨浸中”。

  • 安边府

    唐渤海国置,治所在安州(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奥莉加)。辖境约当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锡霍特山脉南半部以东至海地区。辽废。渤海国置,治安州(今俄罗斯滨海边区奥耳加)。辖境大致相当今俄罗斯霍特山脉南段以东地

  • 佳吉寨

    在今山西朔州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马邑县: 佳吉寨 “ 《志》 云,在太和岭北口西山上”。即此。

  • 仙芝水

    即古域谷水。在今山西永和县西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永和县有仙芝水。《清一统志·隰州》 引《县志》:仙芝河“源出仙芝谷,西南流经县西,又西南入黄河”。

  • 㮈水

    即难水。 指今黑龙江省境内之嫩江及嫩江流注之松花江。《魏书·失韦传》: “有大水从北而来,广四里余, 名㮈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