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陕西

陕西

①古地区名。周成王时,周、召二公以陕陌(今河南陕县西南) 为界,陕陌以东归周公治理,以西归召公治理。后人一般认为陕指陕陌而言,因称陕陌以西地区为陕西。

②唐方镇名。上元元年 (760) 改陕虢华节度置,治所在陕州 (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三门峡、陕县、灵宝、卢氏及山西平陆、芮城等县市地。大历十四年 (779) 废。建中二年(781) 复置。兴元元年 (784) 废。

③巡抚名。明宣德初命尚书、侍郎巡抚陕西。景泰三年 (1452) 改都御使巡抚,遂为定制。驻西安府(治今陕西西安市),防秋驻固原 (今宁夏固原县)。成化二年 (1466) 加提督军务,二十二年 (1486) 改赞理军务。辖西安、凤翔、汉中三府及平凉府之泾州、庆阳府之宁州,河南阌乡、灵宝二县,山西蒲州,潼关卫及陕西都司之西安左卫等卫、所。清辖陕西全省。


(1)地区名。(1)指陕陌(今河南陕县西南旧陕县)以西地区。见“陕东”。(2)后世称西部地区为陕西。如南朝宋以建康(今江苏南京市)为都,因称其西的荆州(今属湖北)地区为陕西。《宋书·蔡兴宗传》:兴宗为南郡太守,行荆州事。其甥曰:“舅今出居陕西,为八州行事。”(2)唐方镇名。见“陕虢”。(3)明行都司名。洪武十二年(1379年)置,驻甘州左卫(今甘肃张掖市)。领甘州五卫及肃州、山丹、永昌、凉州、镇番、庄浪、西宁和镇夷、古浪、高台等实土卫所,辖区约相当今甘肃省嘉峪关、青海省青海湖以东、黄河以北及永登、古浪、民勤诸县以西地区。清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山车塘

    即今云南马关县东北四十里山车乡。清有经制外委驻此。壮语“山”为三,“车”为水,意即三个水塘。

  • 封禁山水

    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一》: 封禁山水 “源自上饶界封禁山,东流过浑潭石,合永平溪”。

  • 蒲家场

    即今四川达川市北蒲家镇。清乾隆 《达州志》 卷1: 蒲家场 “在州北方,去城五十里”。

  • 平曲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江苏沭阳县东北。东汉废。

  • 宣威营

    明置,即今贵州麻江县东南宣威镇。《明史·贵州土司传》: 万历十四年 (1586) “土舍吴楠、王国聘虑阿其叵测祸及己,请以答干、鸡贾、甲多诸寨属蒙诏,立宣威营,岁输赋”。清废。明置,即今贵州省麻江县东

  • 大连云山

    即今浙江丽水市南大连云山。《清一统志·处州府一》:大连云山“在丽水县东南四十里。一名沙溪尖。巉岩陡绝,上插云霄,与青田小连云山相接”。

  • 沙桥驿

    ①即今云南南华县西三十里沙桥镇。明属镇南州,置沙桥巡司。②明洪武中置,在今云南南华县西北沙桥镇。清废。

  • 尧母陵

    在今河北望都县城内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:“《帝王世纪》曰:尧母庆都所居,故县目曰望都。张晏曰:尧山在北,尧母庆都山在南,登尧山见都山,故望都县以为名也。”

  • 含山县

    唐武德六年(623)置,属和州。治所即今安徽含山县。《寰宇记》卷124含山县:“以县境众山所含,故名。”八年(625)省。长安四年(704)复置,更名武寿县。神龙元年(705)复名含山县。民国初属安徽

  • 活罗海川

    即今黑龙江省东南部松花江支流牡丹江。《金史·世纪》: “苏滨水民不听命,使斡带等至活罗海川,召诸官僚告谕之。” 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