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阴县
唐置,属羁縻扶德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珙县南。后废。
唐置,属羁縻扶德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珙县南。后废。
明南京城门名。在清凉门西北。因面临秦淮河而得名。即今江苏南京城西北定淮门。20世纪50年代城门被拆除。
隋开皇五年 (585) 置,属豫州。治所在今河南郾城县西南五里古城。十六年 (596) 为道州治。大业初属颍川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为道州治。贞观元年 (627) 属豫州。开元十一年 (723)
即今江苏江宁县南殷村乡。清同治《上江两县志》 卷5 《城厢》: 有 “殷巷”。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江宁县记: “殷村巷镇在城南三十里。”
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北十五里勾漏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04容州:白沙洞,“吴元美记云:白沙洞秉烛从窦入,俯伛扶服,凡经六七窦,每过益宽,而所见益奇,行里余乃至中洞,千态万状,不可殚尽。勾漏甲于天下,而此洞为
即今江苏江都市东南大江北岸三江营,隔江与圌山遥对,为江防要地。清康熙间曾设盐政同知于此,雍正间改三江营同知,设盐务道统领之。
在今河北临城县西北二十里。明正德 《赵州志》 卷4临城县: “鹁鹆井,在县西北二十里。按:《碑记》 云: 昔沛公避项羽之难于井中时,有双鹆集于其上,追者不疑,公遂获脱。后人立庙祀公于此。” 清同治 《
清雍正三年 (1725) 置,属和硕特部。在今青海祁连县西南冰沟一带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西右翼前旗: “牧地在大通河北岸。东至察罕阿尔吉永安, 南至约呼口, 西至柴达木察罕巴彦讬罗海
即甾川国。西汉文帝十六年 (前164) 分临淄郡东部置,封齐悼王子贤为菑川王,都剧县 (今山东寿光市南三十里)。封域较大,北濒勃海,南至今临朐县。景帝三年 (前154) 因参加七国叛乱,贤被诛,徙济北
在今广东雷州市西南五十五里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海康县图:乌石港之北有干塘市。
西汉置,属沛郡。治所即今安徽固镇县东濠城集。东汉改为洨县。西汉置,治今安徽省固镇县东濠城。属沛郡。东汉改为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