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阳泉市

阳泉市

1947年晋察冀边区由平定县析置,治所即今山西阳泉市。1949年9月改置阳泉工矿区。1951年复设阳泉市。


在山西省东部、太行山西麓。面积 4467 平方千米(市辖区655.6平方千米)。人口125.7万(市辖区64.9万)。辖城区、矿区、郊区3区和平定、盂县2县。市人民政府驻城区。原称沙江口,为平定州辖地。清末采煤、冶铁等工业兴起。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。1906年正太铁路(1940年改名为石太铁路)于此设站,因车站位于大、小阳泉村境内,遂命名为阳泉站。1936年形成集镇,为晋东地区商业集散中心。1947年建立阳泉市。1949年1月由河北省石家庄市代管,同年10月改名为阳泉工矿区(县级),改属山西省榆次专区。1951年升为省辖市(地级)。1958年属晋中专区。1961年复为省辖市。1970年又属晋中地区。1972年恢复省辖地级市。地处吕梁山山间盆地。滹沱河、桃河、温河、南川河、阳胜河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市郊农产以谷子、玉米、高粱、小麦、豆类、薯类、油料作物为主。矿产有煤、铁、铝土、铬、铅、锌、镓等。硫化铁、铝土储量居全国之冠。有煤炭、冶金、电力、化工、机械、电子、陶瓷、建材等工业。为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。石太、阳涉铁路和石太高速公路,207、307国道,平左、盂榆等公路经过市区。名胜古迹有关王庙、盂县藏山、平定冠山书院、娘子关、百团大战纪念碑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皇都

    ①契丹神册三年 (918) 城皇都,会同元年(938) 改称上京,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(林东镇) 南波罗城 (上京城遗址)。②宋大理首府阳苴咩城亦称皇都。见昆明 《地藏寺造幢记》、姚安 《兴宝寺碑

  • 张北县

    1913年于兴和城置,属直隶兴和道。治所即今河北张北县。1928年属察哈尔省。1952年属河北省。在河北省西北部。属张家口市。面积 4231.6 平方千米。人口37.2万。辖4镇、1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

  • 虎坊园

    清初建,在北京外城虎坊桥西南。为清初著名学者徐乾学别业。

  • 完县

    明洪武二年(1369)改完州置,属保定府。治所即今河北顺平县。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93年改名顺平县。古旧县名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降完州置,治今河北省顺平县。属保定府。清

  • 坊州城

    一名榜色城。明建,即今吉林梅河口市西南山城镇。明《辽东志》卷9:开原东陆路至朝鲜后门有坊州城站。清废。又称榜色城。即今吉林省梅河口市西南山城镇。明于此置驿站。

  • 碧玉泉

    即今云南安宁市西北十二里温泉。《清一统志 · 云南府》: 温泉 “亦名碧玉泉。一名汤池。《滇略》: 滇温泉至多,而州之碧玉泉为冠,四山壁立,中为石坎,飞泉注焉。白云时起,水底可拾针芥。明杨慎云: 温泉

  • 骨龙等处长官司

    元置,属顺元路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龙里县北。明初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龙里县北,属顺元等路军民安抚司。明洪武初废。

  • 别十八里

    即别失八里。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。《元史·世祖纪》:至元二十三年(1286),“遣侍卫新附兵千人屯田别十八里,置元帅府即其地总之”。即此。

  • 惠民堡

    北宋置,属怀德军通峡砦。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。后废。

  • 样头关

    又作漾头关。即今贵州铜仁县东漾头侗族乡。《清一统志·铜仁府》: 样头关 “在府城东南三十里。接施溪司界”。“漾头”,系苗语音译,意为汉人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