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阳朔县

阳朔县

隋开皇十年(590)置,属桂州。治所在今广西阳朔县东北二十五里官厅。《元和志》卷37阳朔县:“取阳朔山为名。”大业初属始安郡。唐武德初属桂州,元和、宝历间移治今阳朔县。南宋属静江府。元属静江路。明属桂林府。民国初属广西桂林道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


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,漓江中、下游。属桂林市。面积 1428 平方千米。人口29.9万。辖6镇、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阳朔镇。以境内“羊角山”谐音“阳朔”得名。《元和郡县志》:阳朔县“取阳朔山为名”。西汉为始安县地。三国吴置尚安县,属始安郡。西晋改尚安县为熙平县。南朝齐后废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置阳朔县,故治在今县东北官厅。唐移今治,属桂州。宋属静江府。元属静江路。明、清属桂林府。1913年属漓江道。1914年属桂林道。1926年废道属广西省。1949年属桂林专区。1971年属桂林地区。1981年属桂林市。处漓江岩溶峰林槽谷区。东北、西南两部地势较高,最高峰嵩坪龙,海拔 1701 米。中部宽阔地带,为岩溶石山、谷地及低丘。漓江贯穿南北,山水景色秀丽。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甘蔗、花生、苎麻为主,还有沙田柚、金橘、板栗、柿子等果品。矿产有铅、锌、铜、重晶石、大理石、石灰石等。工业有制糖、罐头、果脯、造纸、酿造、工艺美术、农机等。321国道经此,漓江水运通桂林、平乐等。境内山清水秀,是桂林旅游胜境的重要组成部分,主要景区有杨堤、兴坪、城关、福利、高田景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青石关

    ①宋置,在今陕西南郑县南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民国设县佐。②又作青石冈。在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城南二十里。由长峪道迤丽而来,接莱芜市界。《清一统志·青州府二》 载: 青石关 “两山壁立,连亘数里,山巅隘处,

  • 白沙岛

    旧名镇海屿。又名北山屿。在今台湾省澎湖县北白沙乡。明曾在此设防。在台湾海峡东南部、澎湖列岛的澎湖岛北。因海滨遍布白色珊瑚沙砾,故名。明代曾设防,称镇海屿,又称北山屿、赤崁仔。为澎湖湾东北屏障。面积14

  • 偏凉汀

    在今河北滦县北四里滦河岸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滦县 “横山” 条: “东麓临滦河,石立水激,有潭极深,号偏凉汀。正德十三年车驾东巡,观渔于此。《志》 云: 偏凉汀,旧漕运泊舟处也。悬崖有径,亦正德中所凿

  • 束署

    在今四川甘孜县东南。清雍正七年(1729)置束署土百户。

  • 貂渠谷

    在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元嘉元年 (424),西秦王 “炽磐遣太子暮末帅征北将军木弈干等步骑三万出貂渠谷,攻河西白草岭”。在今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西北。十六国西秦建弘五年(42

  • 大窑铺

    即今湖南浏阳市南大瑶乡。清嘉庆《浏阳县志》卷7:大窑铺市“在县南六十里”。

  • 小丹阳

    亦作小丹杨。旧丹阳县俗称。治所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北五十里丹阳镇。两汉丹阳郡治宛陵县(今安徽宣州市)。因丹阳县与郡同名,故尝加小字。《三国志·吕范传》:吕范从孙策渡江,“下小丹阳、湖孰,领湖孰相”。《晋书

  • 纯恩城

    金置,属上京路。在今吉林延吉市西南。

  • 黑龙潭

    ①在今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杨家充南侧寿安山北麓。明 《帝京景物略》 卷5: 黑龙潭,“土人传黑龙潜中”,故名。为明、清皇家祀雨之地。明成化八年 (1472) 于此建龙王庙,清乾隆三年 (1738)封龙神

  • 瓮 (甕) 城都桑等处长官司

    元置,属新添葛蛮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贵定县西南二十里。明初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