阎摩那洲国
或即耶婆提之异译。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,或兼指此二岛。见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0 “三摩呾吒” 条。
或即耶婆提之异译。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,或兼指此二岛。见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0 “三摩呾吒” 条。
在今江西大余县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大余县: “西有郁林镇巡检司,治晶都村,后迁浮江隘,又迁黄泥港”。在今江西省大余县西。明初置巡检司于此。后废。
北宋置,属伏虞县。在今四川仪陇县东。
清置,在今内蒙古兴和县北境五台河上源。《清一统志·牧厂》:正黄等四旗牧厂“在张家口西北二百里诺莫浑博罗山,东西距一百三十里,南北距二百五十里”。后废。清顺治初置。“在张家口西北二百里诺莫浑博罗山”(《
即今福建宁化县东北泉上镇。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1933—193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泉上县治此。
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南十二里西沙屯。为南北往来交通要道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6昌平州图:南有沙屯铺。
清雍正十一年(1733)建,乾隆十九年(1754)为统辖外蒙古各部的定边左副将军驻所。在今蒙古国扎布汗省省会扎布哈朗特(乌里雅苏台)。统辖喀尔喀四部、科布多诸部、唐努乌梁海部官兵,并会同库伦办事大臣管
唐武德四年(621)置,治所在绥阳县(今贵州凤冈县西)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四年复置,移治都上县(今凤冈县东南)。十一年移治绥阳县(今凤冈县北馁阳镇)。辖境相当今贵州凤冈、绥阳、湄潭等县地。五代后废
指今东北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三省及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。民国二十年《东北年鉴》:“所谓东省,即指奉、吉、黑而言之。”清光绪二十二年(1896)与俄签订东省铁路公司合同,首始用此名。
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北。《梁书·王僧辩传》:梁大宝二年(551), 王僧辩围侯景将宋子仙于郢城,“子仙行战行走,至于白杨浦,乃大破之,生擒子仙送江陵”。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北。南朝梁大宝二年(551
又称安源支线。自江西萍乡至安源煤矿。长7.2公里。为株萍铁路 (后改浙赣路) 支线。清光绪二十五年 (1899) 动工修筑,二十九年(1903) 建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