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白山国
金源部落之遗。分布在今吉林东南部长白山地区。主要有讷殷、鸭绿二部。明季为满洲所并。《清史稿·太祖本纪》:癸巳(1593)九月,叶赫“乃纠约扈伦三部乌拉、哈达、辉发,蒙古三部科尔沁、锡伯、卦尔察,长白二部讷殷、朱舍里,凡九部之兵三万来犯。……冬十月,遣兵征朱舍里路,执其路长舒楞格,遣额亦都等攻讷殷路,斩其路长搜稳塞克什,以二路之助敌也”。
金源部落之遗。分布在今吉林东南部长白山地区。主要有讷殷、鸭绿二部。明季为满洲所并。《清史稿·太祖本纪》:癸巳(1593)九月,叶赫“乃纠约扈伦三部乌拉、哈达、辉发,蒙古三部科尔沁、锡伯、卦尔察,长白二部讷殷、朱舍里,凡九部之兵三万来犯。……冬十月,遣兵征朱舍里路,执其路长舒楞格,遣额亦都等攻讷殷路,斩其路长搜稳塞克什,以二路之助敌也”。
即今浙江嵊泗县西海中小戢山。明《郑和航海图》作“小七”。
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川河上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景东府:大河桥“在府东二里,跨大河上。上覆瓦屋四十九楹”。
即大莋县。治所在今四川盐边县北鰔鱼乡南。
在今安徽铜陵县东南四十里。源出天门山,北流会顺安河入江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6:铜陵县有天门水。
三国吴黄武年间筑。故址在今江西乐平市东。《寰宇记》 卷107乐平县: 彭绮城 “在县东。吴黄武中鄱人彭绮所筑”。《清一统志·饶州府二》: 彭绮城,“ 《旧志》: 今 (乐平) 县东十里翥山麓有绮城遗址
在今河北盐山县东南。《水经·淇水注》:“浮水故渎,又东径箧山北。《魏土地记》 曰: 高城东北五十里有箧山,长七里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65盐山县: “箧山,一名峡山,在县东南四十里。”
①在今北京市西北清华大学内。清初名熙春园,咸丰年间改名清华园。1908年为游美学务处。1911年改名清华学堂,后又扩建圈入万春园和长春园的西南隅。1928年改名清华大学。②在今北京市西北海淀。明武清侯
在今河北遵化市马兰峪西。是清廷定都北京后在京东的皇室陵墓群,因称东陵。有孝陵 (顺治)、景陵 (康熙)、裕陵 (乾隆)、定陵 (咸丰)、惠陵 (同治) 五座帝陵以及慈禧等后妃、公主陵。是我国现存规模最
①俗称大寺。在今山西长治县(韩店镇)西北二十里看寺村。清光绪《长治县志》卷3:正觉寺“在城(今长治市)南二十里刊字村。唐太和间建”。寺名取佛经中“登上正觉彼岸”之意。②南朝宋泰始中建。原名延祚寺,又名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蓬州置,治所在大寅县 (今四川仪陇县东南六十里仪陇河西岸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仪陇县及营山县大部地。至德二年 (757)改为蓬山郡。唐天宝初改蓬州置,治大寅县(今四川仪陇县南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