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唐郡
南朝陈祯明元年 (587) 置,属吴州。治所在钱唐县 (今浙江杭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杭州、富阳二市及临安县部分地区。隋开皇九年 (589)废。
南朝陈祯明元年(587年)置,治钱唐县(今浙江杭州市西灵隐山麓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杭州市区(钱塘江以北)及富阳、临安、安吉、海盐、海宁等市县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改置杭州。
南朝陈祯明元年 (587) 置,属吴州。治所在钱唐县 (今浙江杭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杭州、富阳二市及临安县部分地区。隋开皇九年 (589)废。
南朝陈祯明元年(587年)置,治钱唐县(今浙江杭州市西灵隐山麓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杭州市区(钱塘江以北)及富阳、临安、安吉、海盐、海宁等市县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改置杭州。
西晋泰始元年 (265) 置,治所在博陆县(今河北蠡县南十五里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蠡县、博野、肃宁、安新、徐水、清苑县及保定市地。北魏改为高阳郡。西晋泰始元年(265年)置,治博陆县(今河北蠡县南)。属
在今安徽黟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黟县:石洞“在县东二十五里。有石洞,幽邃可容百人”。
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8郁林州: 桥丽江 “在州南三十里。源出白石洞,又有沙田江,在州南四十里,源出州东南六岑山,俱流汇于南流江”。
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 分京西路北部地置,治所在河南府 (今河南洛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济源、温县及郑州市以南,信阳、息县、淮滨等市县以北,渑池、洛宁及伏牛山、桐柏山以东,新郑、淮阳、沈丘及安徽太
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为玉树四十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西南与杂多县交界处,子曲河南北两岸。清末与上阿拉克硕土司合并为拉休土司。
亦名张家口下堡。即今河北张家口市。明宣德四年(1429)置堡。为长城重要关口之一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万全右卫:张家口堡“其附近台等处为最冲, 口外有狮子屯一带属部驻牧处也。堡为互市之所,关防最密”。清
即今江苏张家港市东鹿苑镇。清光绪 《常昭合志稿》 卷5: 鹿苑镇 “临鹿苑港,相传为吴王夫差豢鹿处,故名”。清时有把总驻守。镇西有古黄泗浦口,唐天宝十二年 (753) 秋,鉴真和尚第六次东渡日本时,由
元皇庆元年 (1312) 置,属八甸顺元宣慰司。治所在今贵州开阳县西北。明洪武五年 (1372)改置乖西长官司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开阳县西北。辖境约相当今开阳县及其附近一带。明洪武五年(1372年)改为
在今广东和平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惠州府和平县:中村隘“在县西”。
即葱岭河。今新疆叶尔羌河。元作鸦儿看河,明称牙儿干河,清始称叶尔羌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