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郏城县

郏城县

①亦作城、 城。 北魏改郏县置, 属襄城郡。治所在今河南郏县。北齐废。

②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管州。治所在今河南中牟县东。大业初废。

③隋大业四年 (608) 改辅城县置,属襄城郡。治所即今河南郏县。唐属汝州。北宋崇宁四年(1105) 改属颍昌府。金还属汝州。元至元三年(1266) 废入梁县。


古县名。“”一作“埉”(《魏书·地形志》)。(1)北魏改郏县置,即今河南省郏县。属南阳郡。北齐废。隋大业四年(608年)又改辅城县置。属襄城郡。唐属汝州。北宋改为郏县,后又改为郏城县。金属汝州。蒙古至元三年(1266年)省入梁县。(2)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置,治今河南省中牟县东。属郑州。大业二年(606年)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学士泉

    在今广东广州市北。《清一统志· 广州府》: 学士泉 “在番禺县北七里。明天顺中,学士黄练谪广州,品其水为岭南第一,因名”。泉水贮白磁碗中,醮墨滴入,黑沉而不散。

  • 宣溪

    在今广东曲江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90韶州: 宣溪水 “在曲江县 (今韶关市) 南八十里。源出螺坑”。《清一统志 · 韶州府》: 宣溪 “源出罗坑。东流六十里与溱水合。唐韩愈诗: 韶州南去接宣溪”。

  • 要水

    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密云县: 要水 “在县东北,亦曰清水,源出古北口外,自大、小黄崖口流入境,至县西北又东入于潮河。汉要阳县以此名”。

  • 思口镇

    即今江西婺源县西北思口镇。清康熙 《徽州府志》 卷1婺源县: 十九都有思口村。光绪 《婺源县志》 卷2: 十九都思口 “离城三十里”。在江西省婺源县中部、古坦水中游。面积122平方千米。人口1.4万。

  • 沙鹿

    春秋晋地。在今河北大名县东。《春秋》:僖公十四年(前646),“沙鹿崩”。《穀梁传》:“林属于山为鹿。沙, 山名也。”古邑名。亦作沙。春秋卫邑。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。《春秋》僖公十四年(前646年):

  • 在今河南新安县西北。《战国策· 魏策二》: 成恢谓韩王称,“疾攻蔷,楚师必进矣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在今河南省新安县西北。《战国策·魏策二》:成恢谓韩王称“疾攻蔷,楚师必进矣”。即此。

  • 葱岭河

    即今新疆塔里木河 上源叶尔羌河。《汉书· 西域传》: “其河有两源: 一出葱岭山,一出于阗。于阗在南山下,其河北流,与葱岭河合,东注蒲昌海。” 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作葱岭南河。古水名。即今新疆维吾

  • 阿娑你城

    亦作鹤萨罗城。唐西域谢��国别都。在今阿富汗喀布尔南部赫尔曼德河流域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下》:谢��“其王居鹤悉那城。……亦治阿娑你城”。

  • 佳勒则宗

    一名江孜。即今西藏江孜县。清乾隆 《西域同文志》 卷18载: “西番 (藏) 语: 佳勒,胜也,则,边也。宗居边境,为名胜地,故名。”

  • 泉城

    今山东济南市的俗称。因多泉而名。自古有七十二泉之胜,其中以趵突泉最为著名。元于钦 《汇波楼纪略》 云: “济南山水甲齐鲁,泉甲天下。” 故济南有 “泉城” 之名。山东省济南市的别称。清刘鹗《老残游记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