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郎溪县

郎溪县

①唐贞观八年 (634) 析龙标县置,治所在今湖南黔阳县西南四十里卧龙岩。《元和志》 卷30郎溪县: “在郎溪之侧,因为名。” 天授二年 (691)属沅州,开元十三年 (725) 属巫州。大历五年(770) 属叙州。北宋初废。

②1914年改建平县置,属安徽芜湖道。治所即今安徽郎溪县。以川流郎溪及郎步镇为名。1928年直属安徽省。


在安徽省东南部,北与江苏省毗邻。属宣城市。面积 1105 平方千米。人口33.6万。辖8镇、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建平镇。北宋端拱元年(988年),以郎步镇置建平县,取建治于承平之年为名,属广德军。元属广德路。明、清属广德州。1914年因与热河省建平县(今属辽宁省朝阳市)同名,取县境主要河流郎溪,改今名,属芜湖道。1927年直属安徽省。1949年属皖南行署区宣城专区,1952年属安徽省芜湖专区。1981年属宣城地区,2000年属宣城市。地形狭长,南窄北宽。地处苏皖交界的下扬子凹陷边缘,是长江冲积平原与皖南低山丘陵的过渡地带。有胥河、梅渚河、郎川河、新河等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有稻、油菜籽、小麦、茶叶、苎麻、棉花等。水产有鱼、虾和菱、藕。养蜂、家禽饲养业较发达,特产雁鹅。矿产有萤石、石灰石。有机械、纺织、造纸、印刷、酿酒、食品、制茶等厂。盛产茶叶,号称“绿茶之乡”。宣杭铁路、318国道、214省道穿境而过。古迹东门明代城墙、吴应龙墓、太平天囯建平会议旧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宁郡

    东晋隆安五年 (401) 置,属荆州。治所在乐乡县 (今湖北钟祥市西北六十六里乐乡关)。隋开皇七年 (587) 废。东晋隆安五年(401年)置,治编县(今湖北荆门市西北)。西魏、北周为鄀州治。隋开皇七

  • 越公堂

    隋建。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城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57夔州路: 越公堂 “在瞿唐关城内。隋杨公素所为也,杜甫 《宴越公堂》 诗: 此堂存古制,城上府江郊。落构垂云雨,荒偕蔓草茅”。

  • 悯惠寺

    唐贞观十九年 (645) 建,即今北京市宣武门外法源寺。“安史之乱” 时,史思明改名顺天寺。明正统二年 (1437) 改名崇福寺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) 始名法源寺。唐贞观十九年(645年)建,在今

  • 伏虎寺

    古名龙神堂。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,距报国寺二里,为峨眉山著名寺院之一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41峨眉县:伏虎寺“在大峨山。寺后鞠家漕,有新开寺。右静室名龙凤庵,一名萝峰庵;左静室名飞龙庵,在玉女峰

  • 阴平桥

    在今甘肃文县南门外白水江上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姜维传》:景耀六年(263),维表后主,“闻钟会治兵关中,欲规进取,宜并遣张翼、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、阴平桥头以防未然”。即此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白水“又

  • 马尾河

    ①在今四川绵竹县东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卷9绵竹县:“(马尾)河出无为山。宋淳熙间有碑云:群雁排空,成‘无为’二字,因名。有河水出焉,流如马尾,因名马尾河也。”②即今贵州都匀市南清水河上游。《方舆纪

  • 十八溪

    在今云南大理市西北点苍山十九峰之间。源自山椒悬瀑流注,峰夹一溪,谓之锦浪十八川。元郭松年《大理行记》:十八溪“悬流飞瀑,泻于群峰之间,雷霆砰轰,烟霞晻霭,功利布散,皆可灌溉”。《清一统志·大理府》 引

  • 九节滩

    在今贵州遵义县东南乌江中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遵义府遵义县:九节滩,“(明)万历中,永宁奢崇明作乱,其子寅据遵义,官军讨之,战于九节滩,复追败之于南城外锣钢渡,遂复遵义”。又称九接滩、会川河。在今贵州省

  • 临邑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东郡。治所即今山东东阿县(铜城镇)。三国魏属济北国。北魏属济北郡。北齐废。②南朝宋孝建二年 (455) 侨置,属魏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济阳县西南三十里孙耿镇。北魏属东魏郡。隋属齐郡。唐属齐州。

  • 大别水

    即今湖南耒阳市西之舂陵水。《水经·耒水注》:“《十三州志》曰,大别水南出耒阳县太山,北至酃县入湖也。”《清一统志》谓即耒阳东之浔江水,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