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邗沟

邗沟

又名邗江、邗溟沟、渠水、中渎水。春秋时吴王夫差开凿。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人工运河。《左传》:哀公九年(前486),“吴城邗,沟通江淮”(一作“吴城邗沟,通江淮”)。故道自今江苏扬州市南引江水北过高邮市西,折东北入射阳湖,又西北至淮安市北入淮。东汉建安初广陵太守陈登改凿新道,自今高邮市直北径达淮安,大致即今里下河一线。惟淮安以南一段仍须绕道射阳湖,不能直达。隋大业元年(605)重开邗沟,略循建安故道。此后江淮间运道即自扬州直达淮安。唐改称漕河、官河或合渎渠。


中国最早有文献记载的人工运河。《左传》哀公九年(前486年):“吴城邗,沟通江、淮。”(一作“吴城邗沟,通江、淮”)《汉书·地理志》作“渠水”,杜预注称“邗江”、“韩江”,《水经注·淮水》又作“邗溟沟”、“中渎水”。故道自今江苏省扬州市南引江水北流,经武广湖东、陆阳湖西(均在今高邮市南),下注樊梁湖(约今高邮市北界首湖),东北经博支湖(今宝应县东南)、射阳湖(今宝应县东),折西北至末口(今淮安市北)入淮。东汉建安中,因“患湖道多风”,广陵太守陈登于樊梁湖北口开渠,北接白马湖,东北流抵末口入淮,较原道为近直。但魏晋时淮安市以南一段仍须绕道射阳湖,不能直达。东晋永和中,江都水断,曾一度从今仪征市欧阳埭(市东北)引江水为源。隋大业元年(605年)重开邗沟(一说即开皇七年〔587年〕所开山阳渎),略循东汉建安故道,“渠广四十步,渠旁皆筑御道,树以柳”(《资治通鉴》)。自扬州直达淮安,不再向东绕道,大体上即今里运河一线。唐时改称“漕河”、“官河”、“合渎渠”等。

邗  沟


猜你喜欢

  • 和平墟

    即今广西藤县西北和平镇。清同治 《梧州府志》 卷2藤县: “和平墟 (在) 四十六都罗龙里。”

  • 二飞山

    在今福建仙游县北五里。《元丰九域志》作“大飞山”,为县之主山。《新定九域志》卷9兴化军:大飞山,“山地本平湖数顷,一夕风暴至,旦见此山耸峙,因名焉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仙游县:二飞山“蜿蜒数百里。屹立

  • 邛来山

    亦作邛崃山。即今四川荥经县与汉源县分界之大相公岭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严道县:“邛来山,邛水所出,东入青衣。”《元和志》卷32荣经县:邛来山“在县西五十里。本名邛笮山,故笮人之界也。山岩峭峻, 出竹高节

  • 羡阳县

    即滠阳县。在今湖北黄陂县西南。《宋书·州郡志》 作羡阳县。

  • 迪化市

    1945 年升迪化县置,为新疆省会。治所即今新疆乌鲁木齐市。1953年改为乌鲁木齐市。旧市名。1945年由迪化县城区析置,治迪化城(今新疆乌鲁木齐市)。1954年更名乌鲁木齐市。

  • 琅琊溪

    在今安徽滁州市西南琅琊山下。北宋欧阳修 《瑯琊山六题》 诗中有 《琅琊溪》 诗: “空山雪消溪水涨,游客渡溪横古槎。”

  • 斗野亭

    北宋建,在今江苏江都市西北邵伯镇。《清一统志·扬州府二》:斗野亭,“扬州于天文属斗分野,故名”。宋苏东坡、秦观、孙觉、黄庭坚、米芾等皆有诗。在今江苏省江都市邵伯埭。北宋熙宁二年(1069年)建,扬州于

  • 洮北县

    1946年由洮南县属之庆平、庆远、永平、永安、万宝、宝利、瓦房、新立、富贵、兴隆等十村析置,属嫩江省。治瓦房 (今吉林洮南市西北瓦房镇)。1949年撤销,并入洮安县。旧县名。东北解放区设。1946年由

  • 承明殿

    汉长安未央宫殿之一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。《汉书·霍光传》: “光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,具陈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。皇太后乃车驾幸未央承明殿,诏诸禁门毋内昌邑群臣。” 又 《汉书· 成帝纪》 载: 鸿嘉二年

  • 信安军

    北宋景德二年 (1005) 改破虏军置,治所在今河北霸州市东五十里信安镇。金大定七年(1167) 降为县。北宋景德元年(1004年)改破虏军置,治今河北省霸州市东北信安镇。属河北东路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