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那笃
即今黑龙江桦川县东北万里和通。为辽五国部之一越那笃的活动中心。元改置为脱斡怜万户府。
即今黑龙江桦川县东北万里和通。为辽五国部之一越那笃的活动中心。元改置为脱斡怜万户府。
在北京故宫乾清宫东庑。为清代皇子读书处。原称尚书房,道光年间改为上书房。乾隆、嘉庆、道光、咸丰等朝皇帝均曾在此就读。
又作陶渚。今河南孟县南一段古黄河的别称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杜畿传》: 畿 “受诏作御楼船,于陶河试船,遇风没”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孟津 “亦曰盟津,《尚书》 所谓东至于孟津者也。又曰富平津,所谓造舟为
在今云南澄江县东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澂江府》: 阙摩山 “在河阳县东五里。岩穴幽胜”。
即湖润寨。今广西靖西县东南湖润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镇安府: “逻水发源府北土山峡中,下流至胡润寨,与归顺州之逻水合。”
明以今台湾北部淡水河口以北的海域称为淡水洋。明张燮 《东西洋考》 卷5: “鸡笼淡水洋在彭湖屿之东北,故名北港,又名东番。”
在今吉林蛟河市南。民国魏声龢 《鸡林旧闻录》: 桦甸县 “北有桦皮甸子地名,因以为县”。
即今吉林长春市南哈兰大岭。《金史·温迪罕移室懑传》: “契丹反,败会宁六猛安于缔母岭,屯於倍、韩两州之境,移室懑率数千人杀贼万人於伊改河,以功迁临潢尹。”
在今广东乐昌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乐昌县: 高胜镇在 “县东二十里。有巡司。今废”。
在今山西天镇县北。《金史·太宗诸子传》:金天辅五年(1121),“既会,始定议,杲出青岭,宗翰出瓢岭,期羊城泊会军”。
唐置,在今四川越西县东北梅花乡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嶲州:“自清溪关南经大定城百一十里至达仕城。”在今四川省越西县北。唐贞元十四年(798年)刘希昂出使南诏经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