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解州关帝庙

解州关帝庙

在今山西运城市西南解州镇西关。《清一统志·解州直隶州》 载: 关帝庙 “在州城西门外百步,南面条山,北背硝池,创自陈隋,宋大中祥符时重建,金、元屡修。明万历中,敕庙名英烈。本朝顺治九年,敕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”。清康熙四十一年 (1702) 毁于火,后经十余年始修复。分南北两部分。南为结义园,由牌坊、君子亭、三义阁、假山等组成。亭内有线刻结义图案一方。北部为正庙,分前、后两院。前院从端门、雉门、午门、御书楼、崇宁殿为中轴,两侧配以石坊、木坊、钟楼、崇圣寺、胡公祠、碑亭、钟亭等; 后院以 “气肃千秋” 牌坊为屏障,春秋楼为中心,刀楼、印楼为两翼,气势雄伟。前、后院自成格局,但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。建筑以春秋楼和崇宁殿最为精致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(解xiè) 在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西关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始建。宋、明时扩建和重修。清康熙四十一年(1702年)毁于火,十余年后修复。面积1.8万多平方米。南部为结义园,由牌坊、君子亭、三义阁等组成。北部为正庙,分前后两院,自成格局,又为统一整体。主要建筑有御书楼、崇宁殿、胡公祠、钟亭、春秋楼、刀楼、印楼等,前后有廊屋百余间围护,布局严谨,规模完整。庙内主体建筑满盖琉璃脊饰和瓦件,属宫殿式建筑。其中春秋楼和崇宁殿建筑尤为精致富丽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海县

    隋开皇十年 (590) 改番禺县置,为广州治。治所即今广东广州市。仁寿初为番州治,大业初为南海郡治。唐初复为广州治。元为广州路治。明、清为广州府治。1912年移治佛山镇 (今佛山市),后属广东粤海道。

  • 下察隅

    在今西藏东南部。东邻缅甸,南邻印度,西界区域名称珞渝。“下察隅”藏语意为杂人居住的下谷。主要居民是藏族和僜人。地势北高南低,河谷地区受印度洋暖流影响。森林资源丰富,亚热带植物种类繁多,有多种野生动物,

  • 固山镇

    即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城东南三十里崮山镇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 《舆图志》: 博山县东南有固山集。民国 《续修博山县志》 卷2 《乡镇》 作固山镇。

  • 中村冈

    又名中村岗。即今安徽阜南县东南中岗镇。明正德《颍州志》卷1:中村岗“环岗村落,故名”。

  • 泥江水

    又名沂江水。即今江西新干县南沂江。《寰宇记》 卷109吉州新淦县: 泥溪水 “在县南六十里。其水从抚州崇仁县流入赣水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临江府新淦县: 泥江水在 “县南十里。一名泥溪。源出抚州乐安

  • 成周郡

    西晋末慕容廆置,在今辽宁西南部一带。《晋书·慕容廆载记》:“豫州人为成周郡”,即此。西晋末慕容廆置,治所未详,当在今辽宁省西南部一带。

  • 山东东西道宣慰司

    蒙古中统三年(1262)设济南、滨、棣、益都等路宣慰司,治济南路(治今山东济南市)。至元二年(1265)罢。元至元二十二年(1285)复置济南道宣慰司,即山东东西道宣慰司,二十四年(1287)移治益都

  • 碧虚山

    一名风雩山。在今湖南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南。宋知州刘珙作风雩亭其上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23潭州: 风雩亭 “张敬夫序云,岳麓书院之南有曾丘焉,于登览为旷。建安刘公作亭其上,以为青衿游息之地。广汉张敬夫名

  • 文家场

    即今四川成都市西北文家乡。旧属温江县,民国《温江县志》卷1:文家场“在治东二十里东太平乡。原名安谷场,为后蜀御史文谷故里”。集镇名。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西部。文家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000。因五代

  • 伏波村

    在今陕西扶风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凤翔府二》:伏波村“在扶风县西十里。后汉马援故居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