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澳
在今广东广州市城区南部南濠街一带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南海县:西澳“在城南,宋景德间,经略使高绅所开。《志》云,城中旧有六渠,回环贯串,皆汇流于西澳,亦谓之南濠,其后屡经修浚。嘉定三年,陈岘复疏凿之, 以通舟楫,又于西南雁翅城濠口筑两闸,以防溢涸,后皆因故址疏筑。明初改筑城垣,于东门北城下置小水关,疏城渠之水,复于濠南改甃水闸,广狭仅六尺许,皆用铁石为柱,以间阻内外。盖去海日远,舟楫不通久矣”。
在今广东广州市城区南部南濠街一带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南海县:西澳“在城南,宋景德间,经略使高绅所开。《志》云,城中旧有六渠,回环贯串,皆汇流于西澳,亦谓之南濠,其后屡经修浚。嘉定三年,陈岘复疏凿之, 以通舟楫,又于西南雁翅城濠口筑两闸,以防溢涸,后皆因故址疏筑。明初改筑城垣,于东门北城下置小水关,疏城渠之水,复于濠南改甃水闸,广狭仅六尺许,皆用铁石为柱,以间阻内外。盖去海日远,舟楫不通久矣”。
北魏孝武帝时置,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涪江西岸南坝镇北旧州。《寰宇记》卷84江油县:“取江油水以称邑兼郡”为名。西魏废帝二年(553)于此置龙州及江油县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平武县及江油市部分地。隋开皇三年
明成化四年(1468)置,属泸州卫。在今四川纳溪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泸州卫“江门堡”条内:“三层堡在卫西北百六十里。……分拨卫兵戍守。”后废。
清末分隆坝二族置,为玉树等二十五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杂多县西南吉曲北。
元置,属新添葛蛮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龙里县东十里。明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龙里县东。属新添葛蛮宣抚司。明时废。
明永乐三年(1405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吉林汪清县嘎呀河以东地区。后废。明永乐三年(1405年)置。治今吉林省嘎呀河以东地区。属奴儿干都司。永乐后期,西迁至鸭绿江北,以后渐成建州一部。
明嘉靖中置,属绥宁县。在今湖南绥宁县西南。
明置,在今湖北蒲圻市东北官塘驿镇。清乾隆二十年 (1755) 裁。
金天会八年 (1130) 改奉陵县置,属广宁府。治所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西南五十里闾阳回族满族镇。元初废,后复为县,属广宁府路。明初废,置闾阳驿于此。古县名。金天会八年(1130年)改奉陵县置,治今
即隋东都西苑。在今河南洛阳市西。唐韦述《两京新记》说:“东都苑,隋曰会通苑,又改为芳华、神都苑,周回一百二十六里。”
①即今四川大邑县东、崇州市西南干溪河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中和二年(882)六月,阡能与官军“大战于干溪,官军大败”。即此。②在今贵州长顺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金筑安抚司“麻线河”条下:“干溪在司南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