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虹桥镇

虹桥镇

①亦作红桥镇。即今江苏邗江县东南四十里红桥镇。民国 《江都县续志》 卷1: 虹桥镇 “在县城东南,桥跨扬子桥闸下引河,下游东与佛感洲相接”。

②民国时置,即今浙江乐清市东北二十六里虹桥镇。


(1)在河北省玉田县中北部。面积55.5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虹桥,人口4230。古名洪桥,因桥得名,后因桥形似虹改今名。1953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85年改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蔬菜。有羊毛衫、水磨石、手提包、地毯等厂。玉石公路经此。(2)在上海市闵行区中北部。面积12.5平方千米。人口3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虹桥,人口3700。传蒲汇塘上昔建有桥,夏雨后,跨桥可见西天彩虹,故名。明成集镇。清代及民国为虹桥市、虹桥镇。1950年改乡,1959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93年置镇。今镇境大多已辟为居住区。有服装、丝绸、塑料等厂。虹梅路、吴中路经此。(3)在浙江省乐清市中部。古称新市。面积56.7平方千米。人口8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虹桥,人口5.3万。相传南宋名臣王十朋,运漳州赤石建新市桥,因桥石赭红,宛如彩虹渡波,取名虹桥。镇以桥名。南宋前设新市驿,明洪武初设新市铺。清宣统元年(1909年)称虹桥镇,1961年改为公社,1980年复置镇。1992年瑶岙、南阳、东联乡并入。境内大部为水网平原,小部为丘陵地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。特产枇杷、桃。为省工业、商贸重镇。有食品、机械、电子、电器等厂。杭温公路经此。河运便利。古迹有白龙山石构建筑群、红巾军起义遗址、寿宁堡、宋代碗窑址、朱质庵墓等。(4)在湖南省平江县东北部。面积183.1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虹桥,人口1150。明隆庆《岳州府志》载,成化年间于此建虹桥,镇以桥得名。1952年置虹桥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置镇。1995年长庆、天岳二乡并入。主产稻,并产木材、药材、生姜、茶叶。特产金花豆。有建材、食品加工、长石粉、竹木制品、农机修配等厂。有公路通县城。土地革命时期为重要革命根据地。附近有革命烈士墓和烈士纪念塔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缅宣慰司

    元至正十五年(1355)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勐卯(今云南瑞丽市西郊)。领原麓川、平缅、镇西、茫施、南甸、柔远、镇康、孟定、木连诸路及威远州、远干州、者乐甸等金齿地,辖境约当今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

  • 药 (藥) 石水

    在今山东平度市北五十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20胶水县: 药石水 “源出明堂山,合石渎河”。《清 一统志·莱州府一》: “按 《县志》 有逢家庄河,源出大泽山,西流会药石河入胶水,盖即石渎河也。”

  • 南郭郡

    西魏改东南阳郡置,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境。北周废。

  • 胡弩镇

    唐置,属安西都护府。在今新疆和田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引贾耽 《四夷路程》: 于阗“南六百里有胡弩镇”。古镇名。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南。唐时位于于阗南六百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于阗南六百里

  • 峨眉驿

   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2峨眉县: 峨眉驿 “在县西南。唐置峨眉镇于此,寻改为驿。明初,傅友德于大渡河造船以达建昌。曹震言: ‘建昌驿道经大渡河,多瘴疠,峨眉至建昌有古道,平易可行,乞

  • 静胜军

    五代方镇。本唐义胜军,梁末帝时改为静胜军。驻崇州 (原耀州改名,即今陕西耀县)。后唐改为顺义军。五代方镇名。本唐义胜军,治崇州(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)。五代唐改名顺义军。

  • 李家庄

    ①在今河北兴隆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密云县:李家庄“在墙子岭东三十余里。嘉靖二十二年,总兵郤永出塞袭李家庄,李家庄为朵颜别部,善盗边,然不通北敌。自是以后,往往导之入寇为边患。隆庆初,三卫酋董忽力勾

  • 亚墨利亚洲

    指美洲(南美洲、北美洲)。《明史·外国传七·意大里亚》:“万历时,其国人利玛窦至京师,为《万国全图》,言天下有五大洲。……第四曰亚墨利加洲,地更大,以境土相连,分为南、北二洲。”

  • 富劳县

    元置,属向武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向都东。明洪武间废,建文四年 (1402) 复置。《明史·广西土司传》: 都督杨文讨土官黄世铁,“调右副将军韩观分兵进讨都康、向武、富劳诸州县,斩世铁”。万历后废。古

  • 神都

    唐武则天改东都洛阳置。即今河南洛阳市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光宅元年 (684),“改东都为神都,宫名太初”。神龙元年 (705),复称东都。唐光宅元年(684年)武则天定都洛阳,改旧号东都为神都,即今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