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蒗蕖州

蒗蕖州

元至元十六年 (1279) 改罗共赕置,属丽江路。治所在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南二十五里衙门村。彝语 “蒗稽” 为叶可食用的灌木,彝族常用以和荞粑吃,因当地盛产蒗稽面得名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 属北胜府,寻属鹤庆军民府。二十九年(1396) 改属澜沧卫。天启中废入北胜州。清道光十九年(1839) 复置,属永北直隶厅。1913年废入永北县。


元至元十六年(1279年)改罗共赕置,治今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。属丽江路军民宣抚司。明洪武中属北胜府。后屡经改属。天启中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江砦

    北宋置,属淯井监。在今四川长宁县南三江乡。《宋史·蛮夷传》:“庆历四年四月,夷人攻三江砦,诏秦凤路总管司发兵千人选官驰往捕击。……未几,夷众复寇三江砦,指使王用等击走之。”即此。皇祐三年(1051)改

  • 宣和馆

    辽置,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查干少冷村附近。

  • 杨树峰镇

    即今湖北仙桃市南四十六里杨峰乡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沔阳州(治所在今市西南沔城镇)东南有杨树峰。

  • 金线闸

    在今山东梁山县戴家庙运河东岸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3东平州: “金线闸在州西北,即张秋镇河东岸也,有巡司戍守。”

  • 张弓集

    即今河南宁陵县西南三十里张弓镇。清光绪《归德府志》卷首《宁陵县境图》:西南有张弓集。

  • 鹅埠岭

    亦名鹅哺岭。即今广东海丰县西南一百里鹅埠镇。明嘉靖四十年 (1561) 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文殊院

    又名妙圆塔院、信相寺、空林寺。相传建于南朝。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区西北文殊院街。《清一统志·成都府二》:文殊院“在成都县西北,即妙圆塔院”。今寺为清康熙三十年(1691)重建。主要建筑有天王殿、三大士殿

  • 万寿坡

   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翠竹峰下。清嘉庆《峨眉县志》卷1:万寿坡在“县西南六十里”。

  • 召伯埭

    在今江苏江都市西北邵伯镇。《晋书·谢安传》:东晋太元十年(385),“安出镇广陵之步丘,筑垒曰新城以避之。……及至新城,筑埭于城北,后人追思之,名为召伯埭”。在今江苏省江都市西北邵伯镇。东晋太元十年(

  • 十三都镇

    在今广东兴宁市西北端大桥头。明置巡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