葱谷水
即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南沙棠 (塘)川河。《水经· 河水注》: “湟水又东,右 (当为左) 合葱谷水 水有四源,各出一溪,乱流注于湟。”
即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南沙棠 (塘)川河。《水经· 河水注》: “湟水又东,右 (当为左) 合葱谷水 水有四源,各出一溪,乱流注于湟。”
北魏太和中置,属梁州。治所在广长县(今甘肃成县东南)。北周废。
即北邙山。在今河南洛阳市北。《逸周书·作雒解》: 周公作大邑成周,“南系于洛水,北因于郏山”。即此。《水经· 谷水注》: “京相璠曰:郏,山名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 3 河南县: “芒山一作邙山,在县北
亦作宁夏府路。元至元二十五年(1288)改夏中兴府置,属宁夏行省(后省入甘肃行省)。治所即今宁夏银川市。辖境相当今宁夏西北部黄河沿岸地区。明洪武三年(1370)改为宁夏府。
清建,即今内蒙古喀喇沁旗东北牛家营子镇。
即今湖南冷水滩市南蔡市镇。湘桂铁路旧有冷蔡支线通此。
又名雷塘。在今江西宜春市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袁州府》: 雷潭 “在宜春县东北五里,秀江至此成潭。旧传龙潜于内,上有峭壁石罅,龙鳞印石成痕,亦名雷塘。唐韩愈有雷塘祷雨文”。
在今四川犍为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犍为县:沉犀驿“在县城南,水驿也”。
即布庆土司。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东南通天河南岸。民国周希武《玉树调查记》卷下:“班右,据《西宁府志》当作班石为是。胡文忠《一统舆图》作班诗,今又称节综, 附属扎武。”
春秋周邑,后为晋邑。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。《左传》: 襄公二十六年 (前547),声子曰:“若敖之乱,伯贲之子贲皇奔晋,晋人与之苗。” 即此。古邑名。春秋晋邑。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南。《左传》襄公二十六年
五代梁贞明初蜀王建,在今陕西凤县凤州镇东北六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梁贞明五年(919),蜀北路行营都招讨、武德节度使王宗播等自散关击岐,“会大雨而还,分兵戍兴元、凤州及威武城”。即此。胡三省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