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莲花池

莲花池

①在今河北保定市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2保定府: 莲花池 “在府治南。元守帅张柔开凿,中有看花亭,又有柳塘、西溪、北潭,皆引鸡水为府中胜概”。

②在今河北沙河市北。《清一统志·顺德府一》:莲花池 “在沙河南十里。方数十里,每夏花开,游人甚盛。亦名普通河,下流入沙河”。

③在今河南武陟县驻地木城镇。《明史·河渠志五》: 万历十五年 (1587),“沁水决武陟东岸莲花池、金屹、 新乡、 获嘉尽淹没”。 《方舆纪要》卷49武陟县: 莲花池 “在县东北,沁河东岸。地名木栾店。 其相邻者, 地名金屹垱, 东去卫河百里”。

④又名莲塘池、小西湖。在今甘肃兰州市西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36临洮府: 莲荡池 “在兰县西七里。周回数十里。本朝肃府令潴神泉水为池,花木畅茂,鱼鳖充牣,人多游赏焉”。

⑤即西湖。在今新疆乌苏县城西北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7: 莲花池 “在今 (库尔喀喇乌苏) 厅治西北,土人呼为西湖者也。惟今湖水北流伏于沙碛而止”。


(1)景点名。在河北省保定市内。原系蒙古太祖二十二年(1227年)汝南王张柔修建的私家园林,名雪香园。明代因池中荷花繁茂,称莲花池;万历年间曾大规模扩建,改名水鉴公署,为达官贵人优游宴饮场所。清雍正时在其西北建莲花书院,后辟为行宫。园内以莲花池为主体,池水面积7900平方米,池中心水心亭,原名临漪亭;其余建筑物和景点环池而立。亭台楼阁,曲径回廊,建筑和园林融为一体。园内碑刻长廊有唐代以来书法名家碑刻。今已开放为人民公园。(2)集镇名。在山东省阳谷县西南部。属金斗营乡。人口4710。相传此村为《水浒传》中祝家庄祝朝奉的后花园。元末杨姓从今安徽砀山县迁此立村。因靠近黄河故道,地势低洼,周围常年积水,村民多种藕。每逢夏季,莲花盛开,群鱼戏水,一幅莲花盛开碧池佳景,居民遂命名为莲花池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等。有公路通阳谷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济津

    即棘津。在今河南滑县西南古黄河畔。《宋书·垣护之传》:“玄谟攻滑台,护之百舸为前锋,进据石济。石济在滑台西南百二十里。”又作棘津(《水经注·河水》)。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古黄河上。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(

  • 石含山

    即今江西遂川县西湘赣交界之万洋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龙泉县:石含山在“县西百五十里,延袤数百里,跨永新及湖广之桂阳、茶陵二州界。 一名万羊山。《郴志》:石含山接吉州泰和县界,有石室,因名含。或以

  • 宁部

    宋大理置,属秀山郡。在今云南江川县东南六里旧州。辖境包有今云南华宁县。元改宁州。大理后期置,治今云南省华宁县。蒙古宪宗四年(1254年)改置万户,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又改为宁州。

  • 保定堡

    明万历三十二年 (1604) 置,在今甘肃景泰县东南。

  • 西昌山

    在今四川安县东。《寰宇记》卷83西昌县:西昌山“在县北,特起。旧名马鞍,天宝六年敕为西昌山”。《清一统志·绵州》:西昌山“在安县东三十里”。

  • 插花庙

    即今安徽阜阳市东三十五里插花镇。清置铺。

  • 新囶县

    北魏置,属阐熙郡。治所在今陕西靖边县西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废入长泽县。

  • 戾园

    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鸠涧西 (底董村南)。《汉书·戾太子传》: 孝宣帝即位,“以湖阌乡邪里聚为戾园”。晋潘岳 《西征赋》: “吊戾园于湖邑,谅遭世之巫蛊。”

  • 美阳关

    在今陕西武功县 (普集镇) 西北武功镇北七里。《后汉书·梁慬传》: 永初二年 (108),“慬金城,闻羌转寇三辅,逼近园陵,即引兵赴击之,转战武功美阳关”。即此。

  • 岐山县

    隋开皇十六年(596)改三龙县置,属岐州。治所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五十里岐山南。《寰宇记》卷30岐山县:“在岐山之阳,因山为名。”大业初属扶风郡。九年(613)移治今岐山县东北八里。唐初属岐州。武德元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