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兴铁路
自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索伦经西口至南兴安 (今五岔沟附近)。长138公里。日伪于1934—1935年修筑。是洮索铁路的延长线。1937年展筑至阿尔山。至此称为白阿铁路。
自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索伦经西口至南兴安 (今五岔沟附近)。长138公里。日伪于1934—1935年修筑。是洮索铁路的延长线。1937年展筑至阿尔山。至此称为白阿铁路。
即今与雅砻江合流后至云南巧家县西一段金沙江。唐樊绰 《蛮书》 卷2: “蜀忠武侯诸葛亮伐南蛮,五月渡泸水处,在弄栋城北,今谓之南泸。” 唐代总名泸水,但又分为东泸、西泸、南泸。东泸又名诺矣江,即今雅砻
又作喟齿化溪。在今云南会泽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 东川府》: 渭齿化溪 “在 (会泽) 县西南一百里。经绛云露山下必枯热甸北,流入金沙江”。
又作和利县。唐显庆二年(657)析通轨县置,属当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东北三十里。天宝初属江源郡,乾元初复属当州。广德后地入吐蕃而废。古县名。唐显庆三年(658年)置,治今四川省黑水县东北。属当州。广
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(446) 改统万镇置,治所即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。太和十一年 (487)为夏州、化政郡治。西魏大统十二年 (546) 为弘化郡治。隋为朔方郡治。唐贞观二年 (628) 改为朔方县。
即厓山。在今广东新会市南崖门。《寰宇记》 卷157广州新会县: 崖山 “在县南八十里,临大海,出龙眼子、木威、橄榄之树”。古称厓山,又称厓门山。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南、珠江出海处最西口门崖门东面,与汤
即今曹娥江支流黄泽江。在今浙江嵊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绍兴府嵊县:了溪“在县北余粮山下。《志》云:县东十里有浦口溪,其上源出奉化、宁海间,经县东三十里者为黄泽溪……俱出浦口,北绕余粮山而入剡,曰了溪
1915年析龙江县置,属黑龙江省龙江道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龙江县南景星镇。1917年改为景星县。又称景星镇设治局。1915年由龙江县景星镇县佐改置,治今黑龙江省龙江县西南景星镇。因镇北有景星山得名。19
又称清水河。黄河支流。在山西省中西部。由北川河、东川河、南川河汇合而成。主源北川河源于方山县北部赤坚岭,三川汇合后向西流至柳林县石西河口西侧入黄河。长143千米,流域面积4161平方千米。水土流失严重
在今湖南郴县东六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郴州一》: 雷溪山 “高五里。雷溪水出焉”。
在今越南北部河北省谅江县境。《明史·安南传》:永乐四年(1406),广西右副将军黄中等,“护(陈)天平入鸡陵关,将至芹站,(胡)伏兵邀杀天平,中等败还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